检索条件

与 “景德镇” 相关
共 2544 条 56 / 170
82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国产青料:土青、陂塘青、无名异、黑赭石、叫珠料、浙料等。
82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青花瓷进口原料:苏麻离青、回青等。
82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配制合成青花料采用的原料主要有:天然钴土矿:采用云南珠明料和浙江青花料,按传统方法拣炼,加入量为43%。工业氧化钴:经钴土矿中提炼的粉状物,其中含钴量为98.62%—99.30%,并有不同量的铁、锰、铜、镍等氧化物,加入量14%—23%。矾...
82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瓷器制作是一门古老而精细的工艺,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技术:1. 选料;2. 粉碎和筛选;3. 混料;4. 成型;5. 干燥;6. 烧制;7. 上釉;8. 装饰和绘画等。
83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青釉青花(传统青花)装饰成熟于元代。九江出土了延柘元年(1314)青花塔式皈依瓶,江西省博物馆藏有“至元戊寅”款四灵盖罐,景德镇出土了元至元戊寅(1276)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元代中前期的青花呈色蓝中暗灰,从纹饰构图和绘画技巧来看颇...
83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志主要讲述了景德镇市瓷业文物志的相关内容介绍。
83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陶瓷馆1952年开始筹建,1954年1月1日落成并开馆,馆址莲社北路12号。从建馆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属市文化局管辖,1979年11月划归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
83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景德镇陶瓷馆1952年开始筹建,1954年1月1日落成并开馆,馆址莲社北路12号。从建馆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属市文化局管辖,1979年11月划归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
83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陶瓷历史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市西郊枫树山蟠龙岗。1984年建成,同年10月Ⅱ日正式开放,是展示景德镇古陶瓷文化的博览区。馆区有拆迁移建至此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明闾”和“清园”民俗建筑,类型有官邸、祠堂、住宅、书厅、窑房、作坊等,共18栋48间...
83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讲述了景德镇市镇窑遗存的相关内容和地理位置介绍。
83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讲述了景德镇市藏瓷的相关内容和地理位置介绍。
83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志主要讲述了景德镇市瓷业习俗志的内容介绍。
83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景德镇市境内农业技术发展迟缓,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主要表现在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作物单产低;技术落后,科学种田水平低;耕作制度单一,复种指数低;单一经营的经济结构,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商品率低。 1949年后,在党...
83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土地为私人所有,农业经营以个体为主,全县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富农占有,耕者无其田。据江西农业统计记载,民国25年(1936),浮梁县农户有17919户,其中自耕农2299户,占12.8%;半自耕农4662户,占26.2%;佃农1095...
84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落实了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经过拨乱反正,农业迅速发展。从1982年起,普遍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1983年调整农产品的收购价与产业结构。1984年完成乡社分设,农村经济向商品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