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3000181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07.1
页数: 12
页码: 1331—1342
摘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落实了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经过拨乱反正,农业迅速发展。从1982年起,普遍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1983年调整农产品的收购价与产业结构。1984年完成乡社分设,农村经济向商品化发展,当年夺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产。总产达到32937万斤,成为第一个高产年。1985年粮食总产为32612万斤。除部分特困乡、村外,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关键词: 地方志 景德镇 种植业

内容

第一节耕地
  据旧志载,清雍正十年至同治年间(1732—1874),浮梁县有成熟田地山总数为631781亩。道光十二年(1832),成熟田361708亩;地145701亩,合计成熟田地507409亩。山1227038亩。
  民国21年(1932),田地为361780亩,其中一则田地143897亩;二则田地130420亩;三则田地87430亩。民国25年,耕地面积441243亩,占土地总面积6208358亩的7.3%。其中水田333416亩,占耕地75.5%;旱地107827亩,占耕地24.5%。农户17919户,占总户数的53.5%。农业人口94969人,占总人数53%。农口人均耕地4.6亩,其中水田3.5亩,旱地Ⅱ.1亩。民国28年,农户18000户,农口90000人,人均耕地5.8亩。
  1949年,浮梁县(不包括景市郊区)耕地面积320720亩,其中水田311030亩,旱地9690亩。1952年查田定产核实耕地360234亩。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市区开垦荒田(地)17000亩。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因兴修水利,新建公路、铁路,工矿企业基建,机关团体和私人建房等占用耕地较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83年,耕地34.1万亩,其中水田29.9万亩。1985年(包括划人鱼山乡、荷塘垦殖场的耕地),共有耕地38.79万亩,其中水田33.8万亩,旱地4.98万亩。每个劳力负担耕地4.25亩,每个人拥有耕地1.5亩。
   第二节耕作制度
  景德镇市域在历史上属一季稻区,民国时期以一季晚稻为主,复种指数为110%。解放初期,水田耕作制度多数为一年一熟(晚稻、休闲或晚稻一绿肥),少数为一年二熟(中稻一荞麦,中稻一油菜)。旱地则以油菜、麦类、蚕豆、豌豆、芝麻、红薯、花生、大豆为主的一年二熟制,其搭配方式是冬种大小麦、油菜、蚕豆、豌豆一夏作红薯、芝麻;花生一油菜;或蚕豆、豌豆、大小麦一玉米或黄粟;油菜一甘蔗。少数一年三熟即大小麦一间作早大豆一芝麻或黄粟;大小麦或蚕豆、豌豆一红薯一油菜。土地利用率低,复种指数为116.6%。
  1952年,引进改良稻种,收获季节较当地农家品种提前10N15天,解决了季节劳力紧张的矛盾,给二季晚稻、旱粮作物的适时播种赢得了较充裕的时间。水源充足的稻田,可栽种二季晚稻。缺水的地方也可播种晚大豆、晚玉米、晚黄粟等高产旱粮作物。晚秋作物收获后,还可播种油莱或肥田萝卜。开始出现“早稻一二晚一肥田萝卜”、“早稻一晚大豆、晚玉米或晚黄粟、油菜或肥田萝卜”新的三熟制。
  1954年以来,省、地、县三级,围绕着“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这一中心,提出了“三改”。即一季改双季,旱地改水田,晚田改早田。景德镇市以一季改双季为主,1979年达到最高峰。在改制过程中,以气象资料为依据,以良种为前提,兴修水利、治田改土为基础,以综合农业技术为重点,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1952年,试种二季晚稻1000余亩,亩产只有110斤。到1959年,双季稻面积达到4.5万亩,亩产176斤。1950一1959年,10年平均稻谷产量(包括一季晚稻产量在内,下同)比1949年增长75.4%,单产增长51.6%。60年代,随着高产矮杆的培育成功和水利设施进一步发展,“单季改双季”、“冬闲变冬种”的面积随之增加,二季晚稻10年累计栽培面积69.4万亩,比50年代增长252%;10年平均稻谷年产量比1949年增长110.8%,单产增长102%。70年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和杂交水稻新组合培育的成功,双季稻的面积和产量大幅度上升,10年累计双季稻面积达到170.23万亩。10年平均稻谷年产量比1949年增长199.4%,单产增长178.4%。在此期间,有稻稻油三熟、稻稻麦三熟、马铃薯稻稻三熟等栽培制度。
  80年代中期,出现了肥一早花生、油菜一早稻一晚花生,肥(油菜)一早稻一晚玉米、肥一瓜类一晚稻和其他农作物的复种轮作、间作、套作方式。景德镇市轮作复种方式主要有:
   水田耕作制
  1.水田三熟制
  (1)肥一稻一稻,是主要复种方式,分布全市。最高年(1967)占水田80%,一般占50-60%,1985年占水田40%。
  (2)油菜一稻一稻,一般占耕地面积15-20%。1985年占11%。 (3)肥一稻一豆或油一稻一豆,一般占5%,1985年只占3%。(4)麦一稻一稻,在人多田少地区有推广价值。吕蒙生产队1977一1979年连续种植麦稻稻40亩,平均亩产小麦300斤,早稻650斤,二晚620斤,三季合计1570斤。
  2.水田二熟制
  (1)油一稻、稻一豆或旱粮,多分布在山区和缺水源、缺劳力的丘陵地区。
   (2)肥(红花留种)一稻,稻一荸荠、蔬菜、秋梨瓜。
  3.水田一熟制
  (1)季晚稻。1985年栽培面积1.43万亩,比1949年(一晚栽培面积16万亩)减少89.81%,是晚田改早田的成果。
  (2)季莲子,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大水田。1985年全市种植4100亩,主要在昌江区。
   旱地耕作制
   (1)大、小麦一早大豆(间作大、小麦行间)一芝麻。
   (2)蚕豆、豌豆一红薯一油菜。
   (3)大、小麦一花生一油菜。
   (4)早大豆一晚玉米一油菜。
   (5)小麦一红薯一油菜。
   (6)油菜一棉花一绿肥。
   (7)油菜一芝麻一大、小麦
   (8)甘蔗一蚕豆、豌豆。
   (9)油菜一瓜类。
   第三节农作物
   粮食作物
  水稻水稻是景德镇市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90%。稻谷的总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95%以上。
  据《江西年鉴》与《江西统计月刊》载,民国23年(1934)稻谷产量为12300万斤,26年产量为15536万斤,28年产量为14645万斤,29年产量为14700万斤,33年产量为18380万斤,37年产量为10696万斤。
  1949年稻谷总产量为5918万斤,单产仅190斤。1950一1952年,采用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主的有效措施,粮食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稻谷总产量达到9666万斤,单产达280斤,比1949年总产提高63.3%,单产提高47.36%。
  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发展,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推行了以“三改”(即旱地改水田、单季改双季、中稻改早稻)为中心的增产措施,推广了改直播为育秧移栽,改稀植为合理密植,稀播壮秧,化肥(硫酸铵)施用,改间作为连作等技术,粮食产量逐年上升。至1956年,稻谷总产量达12262万斤,单产达到305斤,比1952年总产提高26.85%,单产提高8.93%。1957年下降到11219万斤。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农业生产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和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而一度下降。1959年,稻谷产量为13253万斤。1960年,稻谷产量下降为10053万斤。1961年,稻谷产量只有10259万斤。1962年,稻谷产量下降到9768万斤。
  1963一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调整,农业又得以恢复和发展。1963年,稻谷产量上升到10928万斤。1964年为11861万斤。1965年上升为13762万斤。“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普遍推行“政治评分”、“割资本主义尾巴”,使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再次受到挫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稻谷产量徘徊不前,基本保持在1965年的水平。10年之中有4年减产,粮食总产量每年仅递增3.10_10。全市社员口粮基本没有提高,三分之一的生产队,吃粮靠回供,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落实了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经过拨乱反正,农业迅速发展。从1982年起,普遍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1983年调整农产品的收购价与产业结构。1984年完成乡社分设,农村经济向商品化发展,当年夺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产。总产达到32937万斤,成为第一个高产年。1985年粮食总产为32612万斤。除部分特困乡、村外,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表1-6景德镇市1949—1985年稻谷面积和产量统计表表1-6-1景德镇市1949—1985年稻谷面积和产量统计表
  玉米主要分布在西湖、江村、兴田、经公桥、瑶里、金竹山等山区乡、村,大部分是在春夏播种在稀植林地和间作在幼龄茶园,历史上播种面积不大,单产较低。民国23年(1934)种植玉米800亩,产量11.2万斤;33年种植玉米8200亩,总产49.2万斤。解放后,晚玉米扩种到水源较缺的田里,最多年是1960年,播种4.11万亩,产量278.54万斤,单产67斤。1970年以后,随着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和二晚面积增加,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到1985年,玉米播种面积只有4185亩,总产46.17万斤。
  豆类有大豆、小豆、蚕豆、豌豆4种,多种在秋闲田和菜园里。民国23年(1934)产大豆450担,小豆412担,蚕豆33120担,豌豆20280担;26年产大豆525担,小豆360担,蚕豆1300担;27年产蚕豆1400担;29年产大豆1000担;33年产大豆2130担;1949年产大豆3万斤。以1959年和1960年的大豆播种面积最多,两年各播种3.7万亩和4.2万亩,总产量148万斤和217万斤。1970年开始引进矮脚青大豆良种,主要作为田塍豆推广。总产量最多的年份是1970年,达到237.07万斤,单产最高的是1982年,亩产达到115斤。1985年豆类播种面积16800亩,总产143.73万斤。
  红薯民国26年(1937)产红薯175万斤。29年产红薯250万斤。33年产红薯140万斤。1949一1969年,为了发展养猪事业,保持了0.1一1.0万亩的种植面积。1970一1985年,红薯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年份是1972年,面积为13000亩,总产289万斤(按5:1折合稻谷)。单产最高年为1982年,折合单产为307斤。
  大、小麦民国时期,境内旱地有107828亩,占耕地24.5%,故旱粮栽培面积较大。民国23年(1934)种植小麦72900亩,产量125645担,大麦61000亩,产量73200担。26年种植小麦15000亩,产量16800担;27年种小麦16000亩,产量为17920担;29年小麦产量为17000担;33年种小麦18500亩,产量为12950担。解放后,因大小麦耗肥量大、产量低,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1950年播种面积仅2000亩,亩产20斤,总产4万斤。播种面积最多的年为1971年,面积17400亩,总产为125万斤。单产最高年为1985年,亩产140斤。
  荞麦主要种植在缺水的早稻田里。民国23年(1934)荞麦种植面积1万亩,产量7000担;26年8000亩,产量7840担;33年种植2250亩,产量1800担。解放初,水利设施差,一季稻面积多,市政府提出减少秋闲田,多种一季作物,增加粮食产量,曾出现过大种荞麦的时期。1961年前,每年荞麦面积都在4万亩左右,产量200万斤。嗣后,水利建设发展,二晚种植面积增加,荞麦种植面积则逐年减少。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最高年是1958年,面积达87327亩,总产225.08万斤。单产最高年是1971年,亩产77斤。
   油料作物
  油菜栽培历史悠久,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分布全境,绝大部分种在稻田里。民国23年(1934),种植油菜89000亩,产量为99680担;26年种植31000亩,产量30380担;27年种植3万亩,产量为29400担;29年产量为28000担;33年种植2万亩,产量为18000担;1949年种植17557亩,产量为4417担。解放后,以1955年为最多,种植71659亩,产量为22199担;1983年(含鱼山、荷塘)种植43995亩,总产27589担;1984年种植40265亩,总产31044担;1985年种植40334亩,总产30459担。解放36年来,单产在30斤以下的有9年,31-50斤的有21年,51-75斤的有6年。
  芝麻多种在旱地和开荒的山地,作食用油料和糕点配料。民国23年(1934)种植芝麻6018亩,产量5778担;26年种植200亩,产量140担;1949年种植3392亩,产量1085担;1952年种植3840亩,总产1920担;1954年种植7214亩,总产2202担;1955一1985年中,以1982年种植面积、产量最大,面积达19188亩,产量达14464担;1983年种植11478亩,总产5793担;1985年种植13190亩,总产8288担。
  花生一般不作为食用油料,多种在带砂性的旱地上。民国22年(1933),种植3850亩,总产10780担,单产250斤;26年种植200亩,总产560担,单产280斤;33年种植3500亩,产量为7000担,单产200斤;1949年种植475亩,总产230担。1957年种植1927亩,总产1654担。此后,播种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总产量亦在1000担以上。1964年播种3394亩,总产2791担;1983年种植3442亩,总产2395担;1955年为最高年,种植3933亩,总产5215担。
   经济作物
  棉花宜种在较肥的旱地上,面积不大,自给不足,品种以土棉为主。民国26年(1937)种植棉花200亩,产量29担;33年产棉花90担;1949年种植658亩,总产66担。最高年为1965年,面积6349亩,总产2994担。从1979年起,省政府未下达种棉生产计划,从此没有种植棉花。
  萱麻一般在房前屋后空地或菜园边角零星种植,自用为主。民国22年(1933)种植6000亩,产量3840担;26年种植200亩,产麻皮160担;37年产麻皮5000担;1949年产麻皮31担;1952年种植115亩,总产72担;1955年种植201亩,总产89担,1985年(含鱼山、荷塘)种植161亩,总产380担。
  黄麻历史上无记载。1951年引进印度长果种,种植面积1103亩,总产2000担。后因收购价钱低,群众无留种习惯,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1959年只种植176亩,总产250担。从1976年起,省未下达黄麻生产计划,以后没有种植黄麻。
  甘蔗主要种在旱地上,以食用为主。民国22年(1933)种植甘蔗5438亩,亩产3500斤,总产190330担;26年种植480亩,总产115205担;1949—1958年,每年甘蔗种植面积在150-400亩之间,总产6200一17000担之间。1959年种植956亩,总产62140担;1985年(含鱼山、荷塘)种植面积3039亩,总产3%80担。
  水果有史记载的仅有柿子一项。民国26年(1937)有柿树170株,产量170担。解放后,枫树山林场、罗家垦殖场的桃园里和三龙乡东山下各有成片的梨树和桃树外,其他地方只有零星分布的板栗、柿、枣、桃、梨、柑桔等。1973年,开始从浙江温州引进蜜桔苗木,在朝阳、青塘、鹅湖等地集中连片栽植,填补了市内商品柑桔的空白。水果总产量1949年1117担;1975年2086担,其中梨产量1272担;1983年7125担,其中柑产量1127担;1985年10247担,其中柑桔1218担。
   第四节良种
   良种推广
  良种繁育体系民国时期,农户自留种籽。解放后,农业合作化期间,提倡穗选、片选、块选。1958年4月,种子工作实行“依靠农业社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以调剂”的方针。1959-1963年,先后成立良种公司、水稻良种示范繁殖场,各公社建立了良种场,生产队较普遍地建立“两田”(良种繁殖场、单本培育田)。逐步建立起以市良种公司为骨干,公社良种场为桥梁,生产队“两田”为基础的市、社、队三级“两场两田”良种繁殖体系。
  1978年5月,种子工作由“四自一辅”开始向“四化一供”过渡。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市常规品种依靠国营良种场、特约良种繁殖基地、种子专业户提供;杂交水稻种由市种子公司组织统一供种。从此,全市又转为以国营良种场为骨干,特约良种基地繁育为桥梁,种子专业户为重点的良种繁殖推广体系。
  改良种推广民国时期至1963年以推广改良种为主。
  据《江西统计提要》记载,民国26一33年(1937一1944),水稻改良种推广赣早籼1号、赣中籼11号、鄱阳早等品种,数量为6075担,种植面积121500亩。金大2905、南宿州小麦良种482担,种植面积6892亩。棉花良种推广数量468担,种植面积6680亩。
  民国时期,农家品种有早米仂、黄金早、鄱阳早、细谷早、八月白、秋白谷、湖广早、处暑白、金包银、三百粒、白西早、叶里藏、东早、黄土芽、迟禾头、迟西、冷水白、野猪恨、猪血糯、白壳糯、红壳糯、干下锤等140多个。除早米仂生育期短属接荒品种外,其余生育期一般偏长(125—150天),高杆、不耐肥、易倒伏。亩产仅200-400斤,但米质较好,多属一季早、晚品种。
  1952年3月,省农业厅提供改良稻种35200斤,其中南特号5000斤,干农3425计15000斤,长粒籼15000斤,短广花螺200斤,在湘湖、鹅湖、三龙3个区15个乡推广,面积5300亩。除短广花螺外,其他三个品种一般比老品种亩增50一100斤,最高的亩增300斤以上。以后还调进原种南特号、更新南特号、干农5636、浙场9号、黄禾子、莲塘早1、2、3号。1958年,在浙江省金华地区调时早、晚粳稻品种,早粳有卫国、陆羽132、水源300粒;晚粳有牛毛黄、苏场412。除粳稻品种失败外,其他品种在熟期、稳产高产、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在同耕作条件下均优于农家品种,成为当家品种。如南特号栽培面积占早稻50一60%,个别社场占80%,二晚浙场9号、黄禾子占二晚面积50一60%,为一季改双季、旱地改水田、中晚稻改早稻提供了好良种。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16.6u/0提高到1963年的146.7%。
  小麦良种引进了南大2419、棉花岱字15号、强盗花生、胜利油菜、红薯良种胜利百号、大豆良种大青丝、黄麻良种印度长果、马铃薯良种男爵、绿肥紫云英、肥田萝卜、苕子,除苕子、南大2419,其他各项良种都有一定面积的栽培。胜利百号红薯种已普及全市,完全替代了农家种。
  矮杆品种推广1964—1974年以推广矮杆品种为主。
  为解决水稻高杆品种后期倒伏,先后引进矮杆品种:早稻有矮脚南特号、陆财号、6044、广解红、广解9号、广解607、圭六矮、30-;91、珍珠矮、广选3号、7055、先锋l号、广陆矮4号;二晚矮杆品种有5450、台山糯;高杆品种有银梗晚、发六、新繁l号。早稻选用矮杆品种后,一般亩产500—600斤,丰产田亩产可达800斤以上,比高杆品种亩增100-200斤,最高的可增300斤以上。矮杆品种占早稻面积80-85%,取代了早稻高杆品种。
  二晚矮杆品种较少,需肥量大,栽培技术要求高,因而仍以高杆品种为主。
   杂交水稻推广1975—1985年以推广杂交水稻组合为主。
  1975年,引进杂优组合矮优2号水稻种4斤,中、晚稻试种各1亩,经验收,中稻亩产1019斤,晚稻亩产683斤。同年6月,引进二九矮不育系、保持系各1斤,珍汕97不育系和保持系各4两,在市农科所繁殖二九矮不育系0.9亩,收获种子25斤,繁殖珍汕97不育系0.3亩,收获种子4斤。
  1975年10月,市农科所、市良种场、共大市分校和市东、西区农科所5个单位10位人员,首次赴海南岛崖县进行制、繁种工作。制种(矮优2号)面积12.48亩,收种子1763斤,繁殖珍汕97不育系5.1亩,收种794斤。1976年5月,作二晚多点试种矮优2号550亩,因组合优势不强,抗寒性差,包颈现象严重,亩产仅有200一300斤,少数田块亩产达500一600斤。同年,东区引进汕优2号作早稻试种,面积1.1亩,亩产干谷812斤,收割后,培育再生稻亩收219斤,全年亩收1031斤,作二晚试种6.1亩,平均亩收607斤,比海南糯亩产多收203斤。西区引进作二晚试种汕优2号1.3亩,亩收825斤,比二晚常规品种发六和矮优2号增产一倍多。当年秋季,市内制种汕优2号,面积378.75亩,收种4100斤;繁殖珍汕97不育系47.51亩,收种636斤。
  1977年全部更换组合,选用汕优2号,同时在鹅湖、蛟潭区各抓一个示范样板。鹅湖区连片种植杂交二晚汕优2号71.28亩,平均亩产802斤,比常规品种发六增1.6倍。其中2.52亩高产试验田,亩产达1125斤。蛟潭区连片种植杂交二晚75亩,平均亩产710斤,比常规品种海南糯亩产翻一番。全市种植汕优2号1769亩,获得了亩平583斤的好收成。同年10月,组织356人进行第二次南繁,汕优2号制种面积619.43亩,收种50089斤;繁殖珍汕97不育系342.24亩,收种26515斤。
  1978年,杂交水稻汕优2号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85282亩,其中杂交二晚66640亩,占二晚面积40%。当年全市严重干旱,由于杂交水稻根系发达,抗旱力强,大旱之年仍获得增产,比1977年增产粮食1753万斤,增长9%。
  1979年,汕优2号面积发展到140500亩,其中杂交二晚99534亩,占二晚面积51.87%。1979-1982年,汕优2号种植面积稳定在14—15万亩,其中杂交二晚11-12万亩,占二晚面积60-61%。
  因汕优2号抗性减弱,部分地区感染了稻瘟病。1983年,部分地区选用汕优6号组合。从1984年起,全部选用汕优6号。是年,引进早稻杂优组合威优35、威优98、威优64共计1550斤,试种面积262亩,除威优98感染病外,其他二个组合试种基本成功。
  1975—1985年,南繁制种5年5次,市内制种11年11次,地方财政共拨制、繁经费849639元。累计制种面积20475,17亩,共收种842279.7斤,繁殖面积1579.94亩,收不育系种子79208.4斤。累计杂优种植面积1143252亩,其中杂交二晚917299亩。
  常规品种先后引进二九青、青马早、宜丰青、青团2号、竹莲矮、朝阳早、6018、早科六、迟熟科六(691)、小麦稻、18一7、竹系26、沪南早、红梅早、原丰早、红410、湘矮早9号、军协、科梅、光大白、四梅2号、青杆黄、73一07、浙辐802、二九丰、203、754、755、桂朝2号、八一晚、八三晚、海南糯、5694、M112等品种。经过试种2一3年后,因未经提纯,种性退化,抗性减弱,稻米品质差,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少数已被淘汰。现保留下来的品种有30一91、小麦稻、军协、八一晚、海南糯、M112、浙辐802、73一07。还引进了小麦良种万年2号、友谊麦、908、毕麦3号、毕麦5号、墨西哥小麦和扬麦1、2、3号;大麦有早熟,3号、浙皮1号;大豆良种有进贤早茶豆、矮脚青、大青丝、婺源严田大豆、湖北矮脚早;蚕豆良种有大白蚕豆;豌豆有墨西哥鸡豌豆;油菜良种有矮架早、浔油1号、秀油l号、秀油2号、西南302、干油1号;芝麻良种有武宁黑芝麻、佛座芝麻、余江红芝麻、中芝1号;花生良种有小籽花生、狮选3号、天府3号、粤油551;杂交高梁有晋杂5号;杂交玉米有丹玉6号、旅曲中单2号;马铃薯良种有克斯1号;大蒜良种有四川软叶大蒜;蔬菜良种有五十天火车头萝卜、之豇一20豆角、日本黄苗甘蓝、杂交辣椒、早丰1号、福山大白菜、上海青。
  良种经营1963年开始良种经营,以经营水稻良种为主,兼营早粮、油料、绿肥种子。1976年以后,经营项目扩大到蔬菜、瓜类、马铃薯、葵花籽、生长激素、繁种专用化肥等。
   表1-7景德镇市1974—1985年种子经营情况
  良种繁育基地以国营良种场为主,辅以特约繁殖基地、种子专业户,种源由市种子公司提供。良种繁育重在防杂、保纯,因此,播种到收割要环环扣紧,在育秧、分蘖、抽穗三个主要阶段,进行2-3次的除杂去劣拔稗,确保种子质量。
  良种检验在收割前先在田间进行,以纯度、病虫害为主。晒干入仓后,再进行室内检验,以含水量、发芽率、净度为主。符合部颁标准,按种子等级加成收购,做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未达标准不予收购。
  根据市场信息、育种动态、区试材料,在掌握行情、摸清种情、吃进民情的基础上,制订良种收购计划,采取“以销定购,以购定产”的原则进行收购。
  良种的收购和供应价格,由种子公司制订,按实际成本价供应,不加利润和税收。即[统购价(中等粮价)+(统购价X良种加成))为收购价;按[收购价+(收购价X经营管理费5,S%)+合理运杂费)为供应价,力争做到不赔不赚。1984年起,按议购价加良种加成进行收购。
  在供种时,常规品种按单位要种计划,根据收种数量进行综合平衡,组织供应,杂交水稻按订购合同进行供应。
   第五节植物保护
  病虫鼠害据《江西年鉴》载,浮梁县水稻虫害在民国17年(1928)、19年两年,以二化螟虫为最,损失殊巨,二年共为害稻田506000亩(早稻304000亩、晚稻202000亩)。17年主要为害晚稻,减产2成,损失稻谷11000担。18年,早、晚稻都受害,早稻减产五成,损失稻谷270000担。晚稻减产八成,损失稻谷280000担。
  据凋查,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境内主要病虫是螟虫、稻飞虱、负泥虫、象鼻虫、稻苞虫、稻瘟病等。病虫发生后,农民常采用天然野生植物,如雷公藤、马蓼草、茶枯饼浸出液兑水防治。相当数量的农民缺乏防病虫知识,谜信寄托于“天收”。
  稻瘟病俗称“大火烧”,“卡颈瘟”,水稻从苗期到黄熟期均有发生。主要发病在山区各乡、场以及栽培了大面积感病品种的地方,特别在抽穗期间,月降雨量在200-300毫米,雨日15至18日,日照150小时左右,有利于病菌扩散蔓延。叶稻瘟重者死苗过半,甚至翻耕重种。穗颈稻瘟发生严重时,轻的减产2-3成,重的颗粒无收。1980年,市局部山区发病严重,1981年后发生普遍,个别乡(如鹅湖、洪源)成灾。1981-1985年,每年损失稻谷约在200万斤以上。
  纹枯病俗称烂脚瘟、花脚、花杆等,在高肥田或门庄田常发生。1985年,纹枯病有继续蔓延扩大的趋势。主要导致纹枯病发生的诱发因素是菌源积累多,氮素化肥施用过多,排水不良;密植造成郁闭程度高,通风透光差,田间湿度大。
  水稻螟俗称钻心虫,主要有大螟、二化螟、三化螟。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浮梁县属一季稻区,主要螟虫为二化螟,以后随着双季稻面积扩大,高杆改矮杆以及一季早、中稻插花田,给螟虫带来充足的连续性的食物,各种水稻螟虫的比例也相应地变化,三化螟危害增大。70年代以后,大面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二化螟危害逐渐上升。
  根据20多年来测报灯下收集螟蛾数量的资料记载,1964年二化螟最多,全市测报灯下蛾量为701只,1974年三化螟最多,全年测报灯下蛾量为28877只,1976年大螟最多,全年测报灯下蛾量739只。
  三种螟虫成虫成发期是:一代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二代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三代化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三代二化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四代三化螟在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四代二化螟在9月至10月中旬;22年中仅出现过9次。在寒露风来得迟的年份,三化螟有不完全的五代发生,23年中仅出现过一次,一般一、三代为害苗期水稻,造成枯梢或枯心苗;二、四代为害孕穗期水稻,造成白穗。
  稻飞虱是早稻和晚稻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稻飞虱种类很多,在境内主要为害的有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两种。一年发生约六至七代,世代重叠现象较多,一般以第三代白背飞虱为害穗期早稻,五至六代褐飞虱为害穗期二晚,造成一团团水稻枯死,严重的全田枯槁无收。早稻后期,往往有黑尾叶蝉混合发生,双抢时,纷纷迁飞转入二晚秧田和早栽二晚田为害,并传染萎缩病毒。晚稻后期,白翅叶蝉较多。
  稻田虱属远迁飞性害虫,为害水稻程度大小和迁飞的迟早、迁飞的数量有关。倘遇前期高温多湿、降雨量大,后期突然干旱或夏季雨日多,气温偏低的适温高湿条件下,稻飞虱易大量发生。短翅型稻飞虱成虫产卵量大,繁殖力强,在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大,则预示稻飞虱有大暴发的可能。
  稻纵卷叶虫主要随西南气流远距离迁飞而来,其为害程度与迁飞降落地点与降落数量有关,境内亦有少量虫越冬。23年中出现过4次,是早期为害的虫源,其幼虫将水稻叶片纵卷成筒状,在内食叶肉,剩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白斑,严重的全叶枯白,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千粒重降低。近几年来发生较多,全市各地发生程度不一,特别是1984年,在鹅湖区的主要产粮乡为害严重。
  稻苞虫是间歇性暴发害虫,来势凶猛。1962年9月。寿安乡鸿兴大队有1084亩二晚稻田发生稻苞虫,占播种面积97.7%。其中损失80%以上的达606亩,每蔸有虫20一30条,重者禾叶被吃光,只剩禾蔸,轻者虫苞累累。亩产平均69斤,损失稻谷260426斤。1973年和1976年,亦先后二晚虫害暴发成灾。
  粘虫是间歇性暴发害虫,来势凶猛,在三龄后暴食期,可将水稻连叶子全部剪光,剩下光杆,一般都是剪断稻穗,散落在田中,造成损失。在寿安乡;臧湾乡、黄坛乡、罗家垦殖场、新平乡、鱼山乡等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危害。1984年9月,在罗家垦殖场农业分场汕优6号制种田中,发生粘虫为害,2天内,被害稻穗剪断,致使每亩制种田损失10-20斤。
  稻蓟马有“火烧苗”之称,每年在6一7月为害二晚秧苗,严重的秧田一片红,影响二晚早生快发。稻曲病境内曾零星发生,损失不大。1983年,在部分中稻和二季晚稻中较普遍地发生,面积达10万亩,损失稻谷16-20万斤。收割时,病害稻田黑粉密布,经化验初步认为,稻曲病的病粒率达到干分之五时,稻谷要慎重处理,否则,人畜食用有毒害。
  白叶枯病1984年以前,白叶枯病被列为水稻检疫对象,病区的种子严禁调出,以防蔓延扩大。1978年,在市共大分校化杀制种田父本“献党1号”品种中首先发现白叶枯病。1983年9月18日,在鹅湖公社朱锦大队坑村生产队汕优2号杂交二晚中再次发现白叶枯病,面积240亩,其中严重的20亩。在南安乡东安村、鹅湖乡桥溪、史湾、朱锦、鹅湖等村,共有2个乡5个村9个村民小组5000余亩稻田发生于此病。实地考察,株发病率在34.1一100%,最严重的是鹅湖大队12生产小组一丘2分田,品种是晚汕2号,全田枯死基本无收。后经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处理,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后未发现此病。
  油菜苗期病虫害主要是蚜虫和菜青虫,油菜结荚后期的病害是菌核病,是油菜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一般发病情况与田间管理以及品种抗性有很大关系。1974年前,油菜品种属白菜类型,抗病力差,多种植旱地,畦宽沟浅,渍水较多,发病率在30%以上。1974年后,选用抗病强的甘蓝型品种,加上耕作技术的改进,发病率一般在10N20%之间。
  田鼠1957年,浮梁县储田公社储田、柳溪大队首先发现田鼠为害稻谷,灾情严重。后又在经公桥乡、峙滩乡、江村乡部分稻田中也相继发现,全县受害面积达75000亩(主要是靠山旁的稻田),其中严重的有3670亩,减产五成,有的田块颗粒无收。后组成工作组,赴受灾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灭鼠运动。采取药物毒杀,工具捕杀,捣毁鼠窝等办法,共消灭老鼠45000多只,挽回粮食损失135万斤。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50年代初期,抓住冬春有利时机,进行“三光”灭虫。把田边山旁杂草除光,冬闲田翻光,绿肥田的禾蔸拔光,使病虫无藏身之地。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盐水、泥水、肥田粉、小铁锅选种,石灰水浸种杀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减少蔓延传播途径。60年代,选用抗病、虫良种,实行稀播均播培育壮秧,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自身抗病虫能力。以后实行水旱轮作,采用稻稻油、稻豆油,二年轮换制度。对改变土壤结构,消灭潜伏病菌虫卵,提高土壤肥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药剂防治1.土农药。解放初期,病虫发生严重时,有的农民采用野生植物天南星捣汁兑水泼浇;有的用茶枯煮水淋浇;有的将草木灰和石灰混合撒施,都收到防治病虫害的不同效果。
  1969年,农药紧缺,虫害严重,市各社、场大造土农药,先后建立了土农药厂50余个,制成各种土农药60余万斤。制药方法主要有蒸馏、煮汁、磨浆、研粉、捣汁等多种。制药原料就地取材,利用各种野生有毒植物,如雷公藤、马蓼草、苦楝树皮、樟树蔸、黄荆、天南星和茶枯、桐枯、煤油、石灰等配合而成,用来毒杀农作物病虫。如江村公社用老樟树蔸制成樟脑油汁防治二晚浮尘子。九龙山垦殖场用大蒜捣汁防治稻瘟病。兴田公社利用天南星捣汁防治粘虫、稻螟岭、菜青虫。市农科所生产421液剂和424可湿性粉剂,用来防治斜纹夜蛾、稻螟、蚜虫,均起到了灭虫、肥土的作用。
  1970年初,全市陆续建立了生产“920”、杀螟杆菌的土农药厂25个,产量达2000余斤。同年4月,在江村公社沽演大队召开了全市土农药现场会,掀起了全市大造和使用土农药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73年。
  2.化学农药。解放初期,所有农药主要以硫酸铜为主要原料,配以石灰等原料制成波尔多液、石硫合剂,防治水稻绵腐病、稻瘟病和果树病害。防治虫害主要是有机氯产品,使用最多的是六六六粉和滴滴悌,用于毒杀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螟虫、稻苞虫、卷叶虫、稻飞虱、浮尘子等。后因六六六农药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有毒物质,在土壤中要经数年或数十年才能消失,长期残留于农副产品中,对人体健康、环境污染有一定影响,已下令停止生产。但在当时,对防虫起厂重要作用。60年代,有机磷杀虫剂大量生产,市内使用较多的有敌敌畏、敌百虫、乐果、杀螟松等。
  70年代以后,高效低毒新农药陆续问世。防治水稻虫害使用较多的是甲胺磷、呋喃散、叶蝉散、杀虫双等。防治病害使用较多的是稻瘟净、异稻瘟净、甲基托布津、三环唑、克瘟三等。
  物理防治60年代初,开展了物理防治虫害工作。利用多种害虫有趋光性的特性,在发虫较多的季节,在田畈上安装诱蛾灯,黄昏时点灯诱杀。诱蛾灯初期用煤油灯,后改用气灯,80年代,使用黑光灯、白炽灯。这种防治方法已普及全市各乡、场。可以大量消灭虫蛾,降低为害程度,同时根据捕杀虫蛾种类和数量,预测孵化高峰期,推算用药适期。
  生物防治70年代后期,开展“以菌治病”的生物防治,运用井冈毒素防治水稻纹枯病,累计防治面积达120余万亩,防治效果在90%以上。
  1980年,对全市主要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进行调查,在3个区、29个乡、场收集天敌标本150余种,经分类鉴别,属6个目,22科,79种天敌。主要种类有寄生峰、寄生蝇、蜘蛛、草蛉、瓢虫、隐翅虫、步行虫、蜻蜒等。
  病虫测报1964年,各乡、场配备一名专职植保员。1975年,大队、分场设有一名病虫测报员,生产队有一名兼职的查虫员。他们对所在地的病虫发生情况进行监测、上报,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1964一1985年,每年召开一次总结工作会议,并进行多次培训,不断捉高各社(场)植保员的病虫测报能力和防治技术。
   表1-8景德镇市1973—1985年水稻主要病虫发生面积、损失粮食统计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

《景德镇市志》(有史记载-1985)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书,全方位地记载了景德镇市域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尤其是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与现状,资料非常丰富翔实,是一部对社会各界均有教益的珍贵书籍。

阅读

相关专题

水田耕作制
相关专题
旱地耕作制
相关专题
水稻
相关专题
玉米
相关专题
豆类
相关专题
红薯
相关专题
大、小麦
相关专题
荞麦
相关专题
油菜
相关专题
芝麻
相关专题
花生
相关专题
棉花
相关专题
萱麻
相关专题
黄麻
相关专题
甘蔗
相关专题
水果
相关专题
稻瘟病
相关专题
纹枯病
相关专题
水稻螟
相关专题
稻飞虱
相关专题
稻纵卷叶虫
相关专题
稻苞虫
相关专题
粘虫
相关专题
稻蓟马
相关专题
稻曲病
相关专题
白叶枯病
相关专题
油菜苗期病虫害
相关专题
田鼠
相关专题
农业防治
相关专题
药剂防治
相关专题
物理防治
相关专题
生物防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