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新城镇” 相关
共 37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 类型: 正文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以藏族为主体民族自治州。1955年8月25日,撤销卓尼自治区建制,改设为卓尼县。1958年12月30日,撤销卓尼县建制,并入临潭县;撤销玛曲县、碌曲县建制,合并设立洮江县;撤销夏河县建制,设立德乌鲁市。1959...
2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 类型: 正文
甘南基本建设,截至2008年,全州城镇化水平达到25.79%,编制完成8个建制镇80个乡175个村庄的规划。2012年,全州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26.04亿元,完成投资13.6亿元。改造和建设全州县城一级城区道路和休闲广场、公共绿地、专...
3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潭县畜牧局负责全县的草原规划、建设、保护、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临潭县草原监理所具体负责草原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査处。临潭县草原监理所和临潭县草原工作站属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于1999年8月撤销了临潭县...
4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每年的铲草皮、挖药材的季节,临潭县人民政府向各乡镇政府转发畜牧局《关于坚决制止铲草皮、挖药材以及草原防火的通知》,并组织县畜牧服务中心有关人员深入乡、村、社,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草原法》、《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管理办法》,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保...
5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临潭县的退耕还草工作从2000年开始,分为以工代赈项目和以粮代赈项目。以工代赈补助的标准是每亩补助草籽款50元,由实施单位统一调草籽,同时为种草户每亩补助资金200元,补助期限为1年;以粮代赈补助的标准是每亩草籽款50元,为种草户每亩补助资...
6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以前,临潭境内植被较好,天然林、人工林覆盖面积大。洮河19条一级支流两岸绿树成阴、水草繁茂,形成了绿色屏障。加之山体植被好,溪水长流,河水清澈。若遇暴雨或持续性强降雨才能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泥石流。之后由于大量土壤被侵蚀,耕作层变薄...
7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1991—1997年临潭邮政业务和电信业务由临潭县邮电局管理,邮政业务以信函为主,电信业务以电报为主。1997年上半年寻呼业务剥离划归联通公司。1997年底,邮电体制改革,邮电局分设为邮政局、电信局至今。1998年移动分营,电信局经营的移动...
8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信事业的迅速发展,电报业务量逐年呈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电报业务量进一步萎缩。
9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统购统销的时代,国家在临潭没有国库粮存储。1994年开始,省上下达临潭县3750吨的省级小麦储存,1995年又增加到4200吨,1999年调减到3900吨,2003年又调减到3000吨。
10
知识出处: 临潭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9月5日,国民党临潭县县长杜凌云起义,宣布临潭县解放,9月27日,在新城地区成立了临潭县人民政府,1950年全县开始建立基层政权。下设4个区公所,以序排为第一区公所(驻新城),第二区公所(驻旧城),第三区公所,第四区公所。沿洮河一...
11
知识出处: 临潭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 类型: 正文
3500米,相对无霜期82天,年降水量520毫米。1949年9月27日,在新城地区成立了临潭县人民政府,后县政府迁至城关镇。汉族人口21081人,藏族人口2106人,回族人口2886人,其他民族7人。现苏维埃旧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甘南州...
12
知识出处: 临潭县政协志(1994-2015) | 类型: 照片
13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照片
14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照片
15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统计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