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土流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62002022000043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土流失
分类号: S157.1
页数: 2
页码: 194-195
摘要: 1980年以前,临潭境内植被较好,天然林、人工林覆盖面积大。洮河19条一级支流两岸绿树成阴、水草繁茂,形成了绿色屏障。加之山体植被好,溪水长流,河水清澈。若遇暴雨或持续性强降雨才能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泥石流。之后由于大量土壤被侵蚀,耕作层变薄,有机质流逝,加之森林植被减少,自然生态被破坏,许多溪水干枯,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灾害每年都有发生。
关键词: 临潭县 水土流失

内容

1980年以前,临潭境内植被较好,天然林、人工林覆盖面积大。洮河19条一级支流两岸绿树成阴、水草繁茂,形成了绿色屏障。加之山体植被好,溪水长流,河水清澈。若遇暴雨或持续性强降雨才能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泥石流。之后由于大量土壤被侵蚀,耕作层变薄,有机质流逝,加之森林植被减少,自然生态被破坏,许多溪水干枯,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灾害每年都有发生。
  一、水土流失典型
  临潭县总面积1557.68平方公里,2006年底水土流失面积为1183.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其中:轻度流失449.85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38%;中度流失591.91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50%;强度流失118.38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10%;剧烈流失23.7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2%。
  1992年新城镇党家沟因暴雨引发泥石流2万多立方米,毁坏耕地46亩,死牛72头、羊92只。
  1994年王旗乡马旗沟发生泥石流2.5万立方米,毁坏民房10间、耕地39亩,死牛18头、羊20只。1995年冶力关镇岗沟发生泥石流1.3万立方米,毁坏民房8间、耕地27亩,死牛12头、羊8只。
  2002年石门乡占旗河发生泥石流4万多立方米,毁坏民房16间、耕地42亩、道路3公里、护路护田河堤500米。
  2003年石门乡梁家坡发生泥石流4.2万立方米,失踪1人,重伤1人,轻伤17人;冲毁民房169间、道路2.2公里、农电线路400米,冲走羊78只、猪1口。
  2004年石门乡大河桥发生泥石流1.7万立方米,毁坏耕地60亩、道路1.5公里, 河堤800米。
  2004年王旗乡草场门发生泥石流2万立方米,毁坏耕地79亩、民房14间,死牛4头、羊26只、猪1口。根据发生泥石流的次数和造成的损失显示,临潭县石门乡、王旗乡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由于山高坡陡,植被破坏严重,稍下大雨,洪水沙石袭击河流两岸成灾,也给水利工程带来严重危害。
  二、山地灾害典型
  2005年古战乡甘尼山体滑坡,毁坏道路1000米。
  2006年城关镇达子沟山体滑坡,造成35间房屋毁坏,9户人搬迁。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

相关地名

新城镇
相关地名
王旗乡马旗沟
相关地名
冶力关镇
相关地名
石门乡
相关地名
石门乡梁家坡
相关地名
王旗乡草场门
相关地名
城关镇达子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