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掖县” 相关
共 22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匡超,字北海,同治元年(1862年)岀生于胶城文巷街,其家为书香门弟,诗礼之家。父匡绶文,前清贡生出身,能诗文,善丹青,为胶州名士,更是当时画界名流。匡超幼受家庭熏陶,加之天资聪颖,12岁时即写岀“半江秋色诗人笔,一抹斜阳钓客船”的诗句,深...
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刘桂堂排行第七,因他肤色黝黑,故取得“刘黑七”的诨号。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孝顺;第二个特点是七贪女色,是个典型的淫棍;第三个特点是迷信。他信神信鬼,凡事讲命,讲运气,爱听迷信呱,更喜欢听有传奇色彩的大鼓书;第四个特点是刁怪。他虽然不识字...
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1938年秋,我党在胶东抗日根据地的蓬(莱)、黄(县)、掖(县)创建了“北海银行”。筹建北海银行的建议始由掖县"三支队'’提出,当即得到胶东特委和“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领导的支持,并决定由第三军司令部投资,3县联合招股成立银行。因3县...
4
知识出处: 四方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1938年阴历正月初三,这一天阴云密布,西北风夹杂着雪花漫天飞舞。就在上午10点左右,人们看到由崂山登陆的日本侵略军像是出笼的猛兽,杀气腾腾地从青岛顺烟青公路长驱直入,烟青公路的各个城镇相继失陷,很快日军占领了烟台。
5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民国十五年(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任山东督办时期,在暴政、苛捐之外,还采用了“卖官鬻爵”的手法大捞其钱,把山东各县依其大、小,贫、富划分为一、二、三等,求官的人可以根据各等价码买得官做,而张宗昌(山东掖县人)还美其名曰这是补充军费不足...
6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姜黎川部队(以下简称姜部)是山东胶县、即墨、青岛外围的一支较大的地方抗日武装(有五个团两个营的建制)。我党为组织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曾对姜部进行了不懈的工作,历时七年之久,中经多次反复和曲折,有数十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此献身。
7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赵保原,字玉泉。1904年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大赵家村,父辈务农。该原名赵宝园,1938年11月反正之后改名赵保原。青年时,曾到东北学过买卖。1923年参加了奉系军阀举办的军事讲习所。1924年春天,学习结束后被任命为准尉通讯助理等职。192...
8
知识出处: 莱西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侵略行径中,形成了两大侵略集团。一个是以德国为首的德、奥、意同盟集团,另一个是以英国为中心的英、法、俄协约集团。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站在协约国一边,疯狂地参与争夺殖民地的罪恶勾当,其侵略目...
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胶莱运河是山东半岛的一条重要河流。它南流入胶州湾,北流入莱州湾,人们取两湾首字命名,故曰胶莱河。因元、明两代江南粮米由此运往京师,当地亦称运粮河。
10
知识出处: 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姜黎川部队正式成立于一九三八年三月,起初的番号是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游击队。在成立之前,即同蓬莱、掖县、黄县的八路军有联络,当时负责联络工作的是韩肓民〈姜的姨表弟、共产党员)。他曾到八路军根据地借用过油印机及进步刊物等。姜黎川与八路军决裂后流...
11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青岛首被德帝国主义强行占领,继为日本帝国主义劫夺。通过"五四”运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始将青岛主权收回。
12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德国侵占青岛前,胶州湾两岸均是荒山野坡。星星落落地有几处小渔村,几座孤庙野庵,如法海寺、下村庙、天后宫、荒草庵等。每年旧历三月,各地贩运海产的商人云集天后宫周围,以布日用品等货物换取渔民的水产物资,进行交易。渔业日益发达,为了便于渔船靠岸卸...
13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年,日本借口日英同盟对德宣战,强从龙口登陆进攻青岛。大战开始时,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宣告中立,当时我正在县立高小读书,见到布告上写得很详细,后面还附记了一些处理交战国的侨民、士兵、武器。船舶等办法。我认为中国可免战争之祸,心...
14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宋雨亭,名润霖,山东掖县珍珠村人,一八八三年生,父亲务农,以编草帽辫为副业。自一九二七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宋雨亭领导青岛工商界十年,因善于结交上层人物,办事也有发力,颇为当时青岛市长沈鸿烈所赏识。他曾与沈鸿烈结为金兰之好,为沈...
15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和声社是二十年代中期在青岛创建的一个学习、研究、交流、演唱京剧的业余艺术团体。随着时局的演变,几经兴衰,直至解放初期结束,前后近三十年。参加者虽全是业余的京剧爱好者,但水平是相当高的,曾受到内疔及观众的赞誉。特别是解放后连续七次大规模演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