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廖志高” 相关
共 43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委员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会师时建立的委员会、省党代表会议选举的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等。
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80年9月,省委决定在省人大常委会设立党组,以指导人大常委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领导机关党组织的工作。至1994年12月,先后有廖志高、蔡黎、程序、陈光毅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有蔡黎、王炎、温附...
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军区党委在1949年8月由第十兵团党委兼,1951年12月正式组成。之后经过多次调整,并分别于1954年、1957年、1958年、1962年、1965年、1971年和1980年选举产生中共福建省军区委员会。1983年和1985...
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8月,福建省委机关设立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等机构。此后,随着形势与任务的变化,省委工作机构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撤并。1968年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省委工作机构被全部撤销。1971年恢复省委后,逐渐恢复和增设了各类工作机构。...
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斗、批、改"运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混乱和经济损失。大量干部和群众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受到残酷的迫害和迁徙。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基本瘫痪,经济生产受到重大影响。
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了严重的社会混乱和经济损失。在该省进行整顿的过程中,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涉,整顿工作遭受严重干扰,冤假错案未能全部平反。然而,在中央的支持下,福建省继续推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在有限的条件下取得了一些成绩...
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开展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的工作,包括全面复查“文化大革命”案件、历史老案和地下党问题,同时介绍了福建省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主党派是中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福建省有8个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包括民革、民盟、农工党、民建、致公党、台盟、九三学社和民进。
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8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福建省政协的组成和职权,包括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省政协每届任期5年。
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政协全体会议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第一届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
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第一届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第我届委员会。
1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政协在座谈会中探讨了各类重要议题,涵盖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常委专题座谈会邀请常委、专委会委员、副秘书长等参与,讨论特定问题并提出建议。其他专题座谈会包括工商界、司法改革、宣传路线、香港问题等,涉及多个领域。...
1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政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政协积极协助落实政策,为冤假错案平反昭雪,对各民主党派省级组织主要负责人做出书面结论,为原工商业者、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和原辛亥革命参加者及其后代落实政策。
1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总概述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委在1973年至1975年期间,开展了批林批孔、全面整顿等工作,以安定团结为重点,促进经济建设。但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仍有“左”的影响。
1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总概述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在1975年进行了全面整顿,但由于政治风波和运动干扰,社会秩序再度陷入混乱,经济和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后来,福建省在各方面努力恢复了秩序,并取得了一些经济建设的成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