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屏南县” 相关
共 235 条 1 / 16
1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屏南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本书收录“屏南县邮电今昔”、“屏南县的坝工建设”、“屏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双溪反击战”、“屏南县工商联”、“老鼠仓杉木纠纷案始末”、“中医师陈大澜”等25篇文章。
2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屏南县委员会文史组
本书收入“屏南县政协初期工作的回顾”、“全国政协委员莅屏扶贫工作”、“抗日时期的屏南”、“中国夏香菇之乡”等34篇文章。
3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莲台宝塔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陆地村中,因桥旁有柽树如塔而名。清道光三年庠生余调吕倡建,董事为赵大伸、余正逮、余天珍、余天佑、余天泮、余天锦、余天从。该桥以块石砌筑桥堍,以大口径杉木为平梁,以厚大杉木板为桥面。桥长21米,宽4.5米,跨径8.8...
4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梧洋桥位于屏南县甘棠乡王林村梧洋自然村水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二十三年八月重建。该桥以块石砌筑桥堍,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为桥面。桥长18米,宽3.6米,跨径10.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4.6米。桥屋建5开间24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5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位于屏南县甘棠乡巴地村水尾,古志载:明正德十一年典史钟奎建后圯,道光六年知县龙光辅率董事蓝作绘等募建。该桥为平梁伸臂式木构廊桥,桥堍以块石砌筑,该桥以杉木为梁,两端各以两层圆木构成伸臂,以增强桥梁负载。
6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漈川桥又名聚宝桥,位于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水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三年冬月重建,1992年重修,200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7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凤溪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上风溪村水尾,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二十年重建。该桥为平梁式木构廊桥,桥堍以块石砌筑,该以杉木为梁,两端各以两层圆木构成伸臂,以增强桥梁负载。桥面上铺厚木板。
8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忠洋花桥位于屏南县黛溪镇忠洋村水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六年重建,因枋上画满各种人物和花卉,故名花桥,今梁上依稀可见残留之画。该桥为平梁式木构廊桥,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粗大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
9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漈下花桥位于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中,始建于清康熙壬午年。该桥为平梁木构廊桥,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上铺厚木板。桥长12.6米,宽4.3米,跨径10米,桥面至水面高度3.7米。
10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登云桥位于屏南县甘棠乡下山登村水尾,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该桥为一墩两孔平梁伸臂式木构廊桥,桥堍和桥墩均以整毛块石砌筑,桥面以杉木为梁,两端和桥墩各以两层圆木构成伸臂,以增强桥面负载承受力。桥面上铺厚木板,板上铺河卵石。
11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清乾隆二年重建,竣工之日适有恩诏至,知县沈钟将其更名为迎恩桥。该桥为石拱木屋廊桥,桥拱为块石拱砌,桥面以卵石铺设。桥长20米,宽4米,单孔跨度12米,桥面至水面高度5.8米。桥屋建7开间32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
12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200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为石拱木屋廊桥,桥拱以块石拱砌,桥面以卵石铺设。桥长16米,宽4米,单孔跨度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4米。桥屋建5开间24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上架瓦屋,下铺石板,为知县沈公每岁劝农之所。
13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位于屏南县古峰镇古厦村东南两溪交汇处,为古代要道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乾隆四十四年二月,董事庠生陈仁与陈祖余、陈上全、陈瑞清等为首重建,聘请名师设计巧匠施工,桥拱以整毛块石为拱,上铺卵石为桥面。桥长22米,宽4.3米,单孔跨度10米,桥...
14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回村桥位于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水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年间重建。该桥为石拱木屋廊桥,桥拱以块石拱砌,桥面以卵石铺设。桥长26.1米,宽4.9米,单孔跨度8.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5.45米。桥屋建9开间40柱,九檩穿斗式构架,重檐翘角歇山顶,...
15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凤溪石拱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下凤溪村头,始建于南宋宝祐六年。桥长24米,宽3.5米,桥以整毛块石为拱,拱跨6米,桥面至水面高度5米。桥面嵌有石碑两通,一通碑文为:“丙辰年,都会首包文务、包元刚邀信男善女礼佛三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