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932
颗粒名称: 劝农桥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2
页码: 52-53
摘要: 200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为石拱木屋廊桥,桥拱以块石拱砌,桥面以卵石铺设。桥长16米,宽4米,单孔跨度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4米。桥屋建5开间24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上架瓦屋,下铺石板,为知县沈公每岁劝农之所。
关键词: 屏南 石拱廊桥 劝农桥

内容

位于屏南县双溪镇双溪村东南北岩寺(下院)前,又名下院桥,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沈钟重修,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董事张文绣募捐再次重修。200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为石拱木屋廊桥,桥拱以块石拱砌,桥面以卵石铺设。桥长16米,宽4米,单孔跨度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4米。桥屋建5开间24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中设神龛,祀五显大帝。古为知县每岁劝耕之所。沈钟《春日东郊劝农》诗云:“载酒春山自劝耕,官亭杂沓共欢迎。溪回树绕青旗转,风定花随翠盖轻。已荷恩纶蠲宿赋,史占丰穰报秋成。太平乐事原多众,野老休跨长吏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仲冬月北岩寺僧人地慧募捐再次重修。增贡黄学波为之作《募建劝农桥记》:出东门二里许,有桥曰劝农。上架瓦屋,下铺石板,为知县沈公每岁劝农之所。以其近于下院,故又名下院桥。岁甲辰,下院住持僧地慧出其伊蒲之余,修葺寺舍。及余往游,则向之墙壁倾圮者,时则蛎墙四周,粉光荧荧,灿然耳目间。余以僧之勇于有为,因作北岩八景诗以贻之,益喜自奋,因复请于余曰:“寺外之路,曲径剞斜,乱石齿齿,啮人踵脚。寺外之桥,栋宇倾坏,行者无以驻足。二者吾遗憾也。先生其有以教我乎?”余笑曰:“师能兼及乎?”曰:“不能。”“能俟诸异日乎?”曰:“不能。”“能打包行脚托钵沿门而焉诸四方乎?”曰:“能。”夫造桥修路为吾儒分内事,乃以吾之所不能而尔能之,吾滋愧矣。有财者役于财,有力,疲于力。即以余穷年兀兀,曰手一篇。际此日月其除,岁聿云暮,非闻称善。余因告语吾师雨香夫子及诸同志,为之怂恿其事。募得若干金,遂鸠工庀材,不数月而桥成。规制悉如其旧,路亦微有增补,因书以记其事。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屏南文化遗产》

本书讲述了屏南廊桥、民居、石牌坊、城隍庙、文庙、华阳镜、蟠龙墓、棠口西洋建筑群、奎光阁、文昌阁等历史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人物

沈钟
责任者
张文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屏南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