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567条
基础文献
1条
析出资源
2179条
图表
387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乐安县志
金溪县志
南丰县志
检索条件
与 “地方史志” 相关
共 2567 条
22
/
172
316
第四节 邮电设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四节邮电设备 1985年全局有固定资产原值年平均余额35.9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31.47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6330元,年总收入30.86万元。
317
第十三篇 城乡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设有房产管理机构,管理民国政府的公产房。解放后,公产房的管理先后由县财政局、民政局、商业局、城关镇和浒湾镇分管或兼管。1963年成立金溪县房地产管理所,负责城关、浒湾镇、左坊、双塘公社的公产房维修及房租收费工作。1976年11月18...
318
第一章 城镇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设有房产管理机构,管理民国政府的公产房。解放后,公产房的管理先后由县财政局、民政局、商业局、城关镇和浒湾镇分管或兼管。1963年成立金溪县房地产管理所,负责城关、浒湾镇、左坊、双塘公社的公产房维修及房租收费工作。1976年11月18...
31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设有房产管理机构,管理民国政府的公产房。解放后,公产房的管理先后由县财政局、民政局、商业局、城关镇和浒湾镇分管或兼管。1963年成立金溪县房地产管理所,负责城关、浒湾镇、左坊、双塘公社的公产房维修及房租收费工作。1976年11月18...
320
弟二节 秀谷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绘制的图纸看,县城城廓周围1公里,高约1.67米,设南北两门。明洪武初,设四门,前日宣化,北曰迎恩,南曰埠民,正北曰朝天。弘治十一年,分巡佥事沈锐在原址.上重建四门。工程从张乔相开始经后任马尧相、高冈完工。在清朝,知县陈延...
321
第三节 浒湾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街道弯曲狭窄。1958年人民政府对街道进行扩建。现有主要街道4条,巷道6条。红星路长1500米,宽8米。胜利路长300米,宽8米,水泥路面。前、后书铺街前书铺街长200米,宽2.45米;后书铺街长160米,宽4.1米。两街均用石块铺砌...
322
第四节 双塘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全镇占地面积178867.4平方米,该镇现有集体工业8家,商业5家,饮食服务业2家;个体运输业2家,商业35家,饮食服务业13家。镇中主要街道一条,长450米,宽约3米,石块铺砌路面350米。街道贯串柴塘口、榇山口,金溪至东乡公路从镇中穿过...
323
胜利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胜利路,从毛毡厂门口起,经剧院至水电局门口,全长1945米。民国25年,将板石为主的街道全部改成以沙石为主的公路街,汽车从街中驶过。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拨款对此街道进行改造。1984年从木器厂至房管所铺砌水泥路面。长600米、宽8米。水电局门...
324
秀谷大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秀谷大道,北门桥至秀谷华侨农场场部,全长1300米、宽40米。1978年拓展成街,1982年动工修建水泥路面,1984年建成。与金城路汇口处至秀谷华侨农场场部1000米,人行道两旁植有法国梧桐,人行道与车道之间修成若干长条小型街中花圃。大道...
325
金城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金城路 1985年建成。从第二中学至喻家亭,全长2646米,宽34米,南北走向。锻板厂、啤酒厂、花爆厂等单位在此街。该路与秀谷大道交叉处设圆形花圃1个,1人1有假石山和喷水池。花圃周围装高压水银灯40盏,点缀得颇为壮观。
326
环城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环城路,从水电局经汽车队、林业局至生资公司与胜利路汇合,全长720米,宽17.4米。金城路未开通时是达南城方向的必经之路。此路于解放后建成,未建成前汽车从胜利路通过。县第一中学坐落在此路旁。
327
第二章 村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一节 乡(场)所在 地建设 乡所在地一般都接近公路或处于全乡的中心位置,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解放前,乡所在地几乎没有建设。因此,解放初期乡政府只好设在祠堂、庙宇或借群众的民房办公,也有部分乡政府利用没收封建地主的房...
328
第一节 乡(场)所在地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乡所在地一般都接近公路或处于全乡的中心位置,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解放前,乡所在地几乎没有建设。因此,解放初期乡政府只好设在祠堂、庙宇或借群众的民房办公,也有部分乡政府利用没收封建地主的房屋办公。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乡所在地的建设有...
329
第二节 村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农村的房子大都是砖木、泥本结构。砖的体积是25×15×2.5厘米(长×宽×厚)。砖木结构的房子,一般用坚硬的石块筑墙基。墙的厚度也就是砖的长度。墙斗中用预制成的方形泥块填实。砖木房子一般是四面砖墙,开门多向东南。房子内部是用若干木柱...
330
黄通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黄通乡,所在地,主要街道长1000米,南北走向。其中新街长400米,宽15米,由沙石路面铺砌;老街长600米,宽3米,由石块铺砌,中间是板石,两旁为乱石结构,是解放前的^试街道。由于年代久远,板石毁坏较多。黄通东西宽300米,占地总面积30...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