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唐山市” 相关
共 10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古海岸特征、樵采耕种、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自然风光等。
2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的玫瑰香葡萄品种在略碱性的土壤中生长最适宜,其特点为粒丰、串大、皮薄、肉厚、糖分稍低、口感缠绵、香甜可口,且抗病力强,易于储存,一个月内质量完好,储存期可长达数月。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初可大量上市,销路非常好。
3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第二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山大地震后一个家庭的艰难经历以及刘九华对亲人和他人的关爱、帮助和影响。故事中的刘九华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他在面对灾难时没有被打败,而是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
4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 类型: 正文
作者描述了芦台小学解放后的校长更迭和教师特点。他提到了参加青年团和听党课的经历。在六年级毕业后,他计划去太原市工业部门工作,但受到叔婶的拒绝,最终参加了学校的补习班准备考入芦台一中。他还提到了在补习班期间兼职代课教师,并最终被录取进入芦台一...
5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49年3月15日,华北邮电总局执行新的资费规定,使用人民券作为标准。根据新资费表,邮件的邮费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计算,包括平常信函、挂号信函、小包印刷品和大批印刷品等。此外,冀东邮电管理局还开办了包裹业务和汇兑业务,并代订《人民日...
6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字描述了宁河中学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期间多次迁移的历史。学校在军阀混战中多次被卷入战火之中,校舍屡次被军队占用或破坏,学生和教职员工也不得不频繁转移校址。最终,在1940年修建了新的校舍,学校结束了七次搬迁之苦。
7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支前担架队参战经历的故事,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的辽沈战役后,母亲坚决要求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参加支前担架队的情景。故事中描绘了担架队员在战场上救护伤员的艰苦情况,包括受伤、冒着枪林弹雨奔跑以及冰面塌陷等。最后提及村里多名青壮年参军并...
8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李玉轩的个人情况和他在乡村倒腾粮食的经历。他的商业头脑和勤勉工作使他在商业和农业领域都取得了成功,并积累了很多人脉和朋友。
9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李焕然在1961年至1976年期间在县支行机关的工作经历。在任管理员期间,建立了两账一薄,并负责管理财务、办公用具和伙房。在“四清”运动中,成为重点对象,但通过严格的内查外调证明了自己的清廉。此外,在建设银行金库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
10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 类型: 环境事件
1976年唐山大地震,校舍虽未坍塌,但教室出现裂缝,再加上余震不断发生,学生只能到开阔的树下上课。秋后天气凉,室外无法上课,学校和村队商量,把原来的土木结构的教室改为防震棚式的教室,在教室内搭上木框架,以此来解决上课问题。那时的教师基本都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