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于化虎” 相关
共 16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正文
1943-1947年,海阳民兵奉上级命令,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配合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爆炸手。1943年冬,赵守福、于化虎、赵同伦、91恒月等60余人,始组胶东爆炸队,开赴莱阳,布雷城外,日伪军被封锁得不敢出动。1944年10月,...
2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正文
于化虎,山东省海阳县赵瞳乡文山后村人,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参加革命,曾任胶东子弟兵团一营营长等职。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获得钢枪奖5次。1942年10月14日被胶东行署、胶东军区授予“爆破英雄”称号;1943年7月1日...
3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正文
于化虎出生在海阳市文山后村,原名于晋生,化虎这个名字是一代名将许世友给他改的。那是1943年7月1日,为了庆祝党的生日,也为了纪念卢沟桥事变六周年,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战场泊村西沙河召开英模大会,于晋生应邀参加。大会刚一结束,许世友司令员就健步...
4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正文
许世友为于晋生改名,并不是兴之所至、信口随便说说,而是有一定根据的。在其参加革命之初,于化虎和他的地雷战就开始崭露头角,他用土制地雷将日军炸得胆战心惊,谈“虎”色变。文山后村四面环山,只在西南墨石硼和仗子山的夹缝中有一个山口,沿河道通向赵疃...
5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正文
日军屡屡败阵,简直被民兵们的地雷吓破了胆。到1944年春天,他们竟然不敢轻易迈出炮楼一步,整日龟缩在据点里。既然敌人不出来,他们就主动送雷上门。县、区武委会指示于化虎率爆炸队寻机潜入敌人据点内部进行爆炸。于化虎当时率领的爆炸队,是从各村抽调...
6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正文
1945年5月上旬,青岛日军总部纠集了日伪军3000余人,分南北两路,重新占据了海阳盆子山区。一天清晨,村妇孙言竹刚生下孩子不久,村头突然响起凄厉的枪声和地雷被踏响的爆炸声。孙言竹听到民兵的喊声,支撑起虚弱的身子跌跌撞撞地奔向北山。孙言竹在...
7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正文
李树梓,1921年出生于海阳县行村乡文山后村,10岁上学,14岁辍学务农,父亲因瘫痪长年卧床不起,靠祖父教书维持全家人生活。树梓自幼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喜爱阅读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他幼小的心灵中孕育着强烈的爱国志向。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文山...
8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正文
各位首长、全体代表同志:今天,我荣幸地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使我感到万分高兴。听了首长的报告,给我在今后工作中指出了阔步前进的方向。首长的每一句话就像血一样地输送到我的心坎,现在我觉得浑身都是干劲。回去一定把首长的指示坚决贯彻执行。大年初一那...
9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正文
于化虎,1914年出生于山东省海阳县文山后村,1940年参加抗日战争,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家乡带领民兵以自制的踏雷、绊雷、连环雷、夹子雷、钉子雷、梅花雷等20多种地雷为主要武器,有力地打击日寇,威震胶东。1943年5月,日伪军10...
10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正文
昏花的眼睛里透出温和,苍老的脸庞上写着慈祥。真看不出,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就是电影《地雷战》中那个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赵虎原型之一——于化虎。在山东海阳县赵瞳乡文山后村于化虎的家中,这位闻名遐迩的老民兵英雄向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叱咤雷场炸鬼子的光荣...
11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描述了烟台1943年著名人物传记。
12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照片
13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照片
14
知识出处: 海阳地雷战 | 类型: 乐谱
15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 类型: 照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