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乐安县” 相关
共 1419 条 49 / 95
721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式的婚姻制度在本县一直承袭到民国前期。虽然在新潮流的推动下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开始受到冲击,但婚嫁仍须通过媒妁的介绍和家长的同意,方可进行议婚、订婚而达到结婚。
722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本县丧葬习俗大致与邻县相似。男性老人逝世称“寿终正寝”,女性老人逝世称“寿终内寝”。城镇乡民办理丧事,其程序颇繁杂,如“买水”、“装殓”、“ 吊奠”、“出殡”和“圆坟”等。
723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祝寿本县民间对“弱冠”(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花甲”(60岁)均有办寿庆贺之习。孩子过10岁、15岁,有些地方也要办生日,但湖坪、牛田、招携等地却不太作兴。60大寿庆贺礼仪较为庄重。70岁...
724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群众在建国前信奉的只有佛教、道教。其中信奉佛教者较多,信奉道教者较少。信基督教(又称耶稣教)、天主教,均系外来者,本县无天主教堂、耶稣教堂,也无神甫、传教士。
725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清同治十年版《乐安县志》载:“当时全县有大小寺庙125所,寺庙香烟缭绕朝神拜佛者甚众” 。历经沧桑,至今尚存寺庙仅有8座,其中以谷岗乡之天仙古寺较为著名。由谷岗板岭欧坊村欧阳桔秀捐资建造。清道光十年夏,又由其裔孙欧阳季重修。建国后,再次重...
726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县的道教在宋、元、明、清四朝较为盛行,民国时期较前衰逊,直至建国前县城及县境内较大村镇尚有一些道教徒,一般在家设“坛”,主坛人俗称“道士”,是迷信职业者。
727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拜道 清光绪年间,有姓廖的“大伯”夫妇和“三叔”,设坛拜道,每年集会三次,每次集会均需杀猪宰羊,大摆筵席。戴坊镇廖坊曾设有道坛,坛内不设偶像,只在道坛正中悬挂一个“〓”字,每天拂晓教徒面对“〓”字下跪合掌祷告,并摆动双手扩胸运气,称为“拜道...
728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方言概略、语音、声调、县内“四腔”语音差异、词汇、警语、隐语、歇后语等。
729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乐安地处江西省中部,东邻崇仁、宜黄;东南与宁都交界;西南接永丰;北毗丰城;西北连新干。这里在三国以前属吴越之地。宋绍兴十九年割崇仁、永丰之地而建县,属抚州。尽管这里历史上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但是,由于有以上的行政归属和地理关系,本县方言与赣...
730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表7—7 声母表声母特点说明: 1、p、p‘、t、t‘、t〓、t〓‘、〓、ts、ts‘、s、k、k‘等声母发音情况与北京语音大致相同,与中古音比较则由于浊塞声母变成清送气音,使得本县方言的送气塞音包含了北京语音的许多不送气音: 2、在乐安方...
731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乐安方言包括零声母共有19个声母。表7—7 声母表声母特点说明: 1、p、p‘、t、t‘、t〓、t〓‘、〓、ts、ts‘、s、k、k‘等声母发音情况与北京语音大致相同,与中古音比较则由于浊塞声母变成清送气音,使得本县方言的送气塞音包含了北京...
732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乐安方言包括自成音节的共有韵母63个: 表7—8 韵母表 (续上表) 注* 为白读音韵母特点说明: 1、乐安方言韵母的主要元音有I、a、ε、〓、o、i、y、u等八个,它们发音的共同点都较偏央,圆唇元音唇形较舒展。
733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ε的音值是一个介乎于〔e〕与〔ε〕之间的一个音值;o的舌位偏央,音值接近于尖元音〔a〕;u的舌位比标准元音略低且偏央,圆唇不很显著;i跟北京语音的i(衣)发音相似;y是一个撮口音,比北京语音的y(鱼)稍舒展些,撮口呼韵母在乐安方言中较少,只...
734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声调特点说明: 1、乐安方言声调平、上、去、入四声俱全,除上声外其它三声各分阴阳,与中古音互为对应。上声的古全浊声母发展到现代乐安方言已归阳去,部分白读音字则和部分次浊声母一道跑到阴平字里去,如:弟、厚、后、伴、你、痒、我等。
735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声调特点说明: 1、乐安方言声调平、上、去、入四声俱全,除上声外其它三声各分阴阳,与中古音互为对应。上声的古全浊声母发展到现代乐安方言已归阳去,部分白读音字则和部分次浊声母一道跑到阴平字里去,如:弟、厚、后、伴、你、痒、我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