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条
事件
1条

检索条件

与 “东平湖水库” 相关
共 8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东平湖水库,位于黄河和汶河下游之相接处的冲积平原条形洼地上,古济水和汶、泗等山溪河流,都流经这一洼地。据史料记载“大野即潴东原底平”据清胡渭在《禹贡•锥指》注释“东平乃汶济之下流,禹陂大野,使水得所停,由下流之水患,以纾。又浚东原之吠会,注...
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山东省在1950年,重点翻修了新临黄堤,全长21.32公里。从湖区东边,把运河东堤和清河南堤接起来,缩小了蓄洪区面积,减少了东平县一和汶上县的受淹范围。1950年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明文规定了东平湖的防洪标准和蓄水任务,以及第二蓄洪区破口位置...
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自1963年随着位山枢纽工程的改建,东平湖水库改为:“有洪蓄洪,无洪生产”的防洪水库,为了减少分洪淹没损失,并有利于湖区移民安置和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发挥防洪工程的最大效益,又在库区丙恢复了长达26.7公里的二级湖堤,以便控制分级运用,当黄...
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经中央批拨移民经费5568万元,每人先发140元安置费,剩余用于湖区发展生产。1959年8月经省委批准,在梁山成立水库移民建设姿员会,在省水利厅领导下,负责对湖区移民进行迁移、安置,开展生产建设工作。1960年蓄水以后,安置费每人...
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清初,黄河河道南行夺淮入海,区内黄河河防在曹县、单县境内。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后,设曹州府黄河同知1员,驻曹县望鲁集,管辖曹、单黄河河务,共长115公里。1740年(清乾隆五年)增设曹仪通判1员,驻杨家桥,分管自仪封县交界起,至曹县主...
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太行堤水库群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兴建的引黄蓄洪、发展灌溉的水利工程,也是山东省唯一的大型平原水库。当时,旱、涝、碱三大自然灾害是制约菏泽全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但没有进行综合治理,仅仅抓了引黄蓄水灌溉工程。由于主观愿望脱离实际,严重违...
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该库位于梁山县东北部,为建国后中央确定的黄河下游自然滞洪区。 建国初期,东平湖范围大致以老运河为界,分属山东和平原两省,湖区原有工程,主要是运河两岸小堤、旧临黄堤、湖区内挡汶水的金山坝和黑虎庙围堰等。其中;运河东堤从王坝口(金线岭堤头对岸)...
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 类型: 地理事件
1960年7月26日,东平湖水库开始蓄洪,徐庄、耿山口、十里堡3座进湖闸最大进湖流量为1250秒立方米,最高蓄水位43.5米,蓄水量24.2亿立方米,蓄水运用情况良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