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东固畲族乡” 相关
共 33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地理位置、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农业经济、工业企业、旅游资源等。
2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东固畲族乡东与永丰县沙溪、潭头为界,南与兴国县枫边、崇贤相邻,西与区内富田,泰和中洞、桥市接壤,北与吉水县水南、永丰县罗坊相依。全境崇山峻岭,重峦叠嶂,绵延百里,被陈毅誉为“东井冈”。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8公顷,林地面积1....
3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区前,青原区辖区范围的历史上未曾设过州(府)、县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学校教育一直发展慢,规模小。但是,就其境内已出现的学校而言,有的在吉安教育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王阳明创办的青原会馆,刘绎执教三十年的阳明书院,培养了数位...
4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教育体育局2001年3月,成立青原区科技教育体育委员会’2002年10月,青原区委、区政府印发《青原区党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吉青发〔2002〕15号),决定青原区科技教育体育委员会更名为青原区教育体育局,属区政府工作机构,是区人民政府主管...
5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1990年起在初中二年级实行历史、地理结业会考,会考成绩列入毕业考试成绩。此后对初中会考科目及时间作了几次调整,2010年生物、地理笔试时间在初二下学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加试在初三下学期。
6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区前,青原区辖区内的科学技术行政业务归属各乡(镇)所属的原县(市)科委(科技局)管理,各乡(镇)普遍设立了农业科技服务站和畜牧兽医防疫站。农村科技管理领域重点在农业中的种、养殖业,乡(镇)政府按不同时令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作物育苗、病虫害防治...
7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2001年3月,青原区科学技术行政管理机构成立,与区教育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合属。青原区科技教育体育委员会是主管全区科学技术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2006年,青原区科技局单列,为区政府正科级直属机构,内设办公室、综合科两个职能科室,下设区科技情报...
8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区前,青原辖区科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乡(镇)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和乡(镇)涉农站、所。建区后,区委、区人民政府制订一系列措施提高科技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科技队伍得到完善和加强。
9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是庐陵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秦汉以后,南北文化在此相互交融、发展。至宋明时期进入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辖区内文风兴昌、书院广布,此后一直兴盛相传。进入近代,革命潮流风起云...
10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成立初期,文化机构不完整,队伍不健全,2001年12月,成立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旅游局,2003年4月分设后,机构逐步完善,队伍不断壮大,2010年底,文化管理机构为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文化事业机构有广播电视新闻中心、文物局、稽查...
11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2001年12月,青原区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成立。2003年4月24日,依据吉青府办发〔2003〕号文件,原青原区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分设青原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和青原区旅游局,区旅游局归口区文化广播电视局管理。2008年5月,成立区新闻出版版权局...
12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的群众文化比较活跃。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辖区内的公社和部分大队,组建了文艺宣传队,上演地方小戏,教唱“样板戏”,学跳“忠”字舞等:改革开放以后,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群众普遍参与。青原区成立后,每年都举办大型文艺活动,2002~2010年...
13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2002年以来,新圩、值夏等乡镇的一些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在一起表演传统小戏,自娱自乐,继而发展成农民剧团,配备有必要的道具和乐器。
14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青原区的民间艺术种类较多,内容丰富,形式独特民间音乐有山歌、小曲等。民间器乐主要是打击乐和二胡、板胡、喷呐等。民间灯彩以淺陂、匡家的彩擎承年代久,新圩箍俚龙入编《江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15
知识出处: 青原区志 | 类型: 正文
民间歌曲以山歌、小调、号子、田园歌曲、风俗歌、歌舞曲等为主’“五四”运动以来,大多喜欢唱一些流行歌曲。到了土地革命时期,境内反“围剿”的斗争如火如荼,群众都时兴唱革命歌曲,如“送郎当红军”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则以唱毛主席语录为主,戏剧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