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790条
基础文献
19条
析出资源
12423条
图表
4604条
人物
20672条
机构
2740条
事件
12042条
地名
858条
专题
5133条
作品
1815条
实物
48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安溪县志(1991-...
晋江市志:简本
南安市志.1989-...
晋江市志(1988-...
晋江市志
永春縣志
南安市志.1989—...
德化县志.1988-...
晋江市志(1988-...
德化县志
安溪县志
德化县志1988—2...
泉州市洛江区志
安溪县志 下册
鯉城区志
石狮市志
晋江市志(1988-...
惠安县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892
/
4053
58366
洛江区饮水工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98年,建设10.3万立方米库容的罗溪路源水库,解决当地村民吃水和农业灌溉问题,总投资60万元。1999年,引新南水库供水双阳镇区;琯头、桥南、杏宅三个村实现通自来水;建设马甲镇供水工程;建立万安水厂一级水资源保护区。总投资995万元。...
58367
洛江区农村电网改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2000年,马甲供电公司的体制改革与洛江区的农网改造同步推进,2001年8月3日,洛江区政府和泉州局共同签订《洛江区农电“两改”工作协议书》,马甲供电有限公司撤销,由泉州局组建马甲供电所,实行营配合一、直供到户,减轻农民电价负担,其中马甲梧...
58368
洛江区文化设施建设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98年,在河市俞大猷公园建设民俗村,首期开发丰富多样的民俗项目,二期建设澡堂、餐饮等附属设施,总投资700万元。建设广播电视专用传输网,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改善山区收视状况,总投资200万元。万安街道6个村包括万安开发区区域内有线电视安...
58369
洛江区照明工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2003—2007年,建设村级路灯工程,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村架设路灯,建设资金由区财政、镇、村三级各负责1/3,建立完善路灯管护的长效机制。2005年,村庄路灯工程建设完成。其中,新架设12个村,增补架设8个村。
58370
南音乐器与演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洛江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沿袭古...
58371
梨园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泉州(含洛江今域),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中国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58372
高甲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是洛江境域主要地方剧种。明末,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群众有冤无处申,于是常借戏剧敷演历史故事,英雄义士除奸惩恶,为民申冤,剧终每有杀奸臣平民愤场面,成为早期的高甲戏。清初,武戏吸收民间武术及宋江阵的刀捧套路、队列阵法,用...
58373
泉州提线木偶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提线木偶形成于宋代,称悬丝傀儡,历来作为隆重大礼上演于宾婚嘉会及酬神、丧事活动之中,俗称嘉礼戏。南宋,包括洛江今域的泉州、杭州两地提线木偶戏互相融合,南外宗正司年老的艺师流散民间,促进泉州提线木偶戏艺术的提高与繁荣。泉州提线木偶戏经过历代继...
58374
泉州布袋木偶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泉州称掌中木偶戏为掌中班,因木偶内有形似布袋的布制内套,又俗称布袋戏,相传明清间传入泉州府五县。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泉州布袋戏顶手师傅金猪和林九二人技艺杰出,颇负盛名,几十出拿手好戏皆系二位大师薪火相传下来,如《士久弄...
58375
妆糕人制作技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捏面人”始出古代礼俗,始于对天地神鬼的崇拜。“捏面人”是中国农业社会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创作原料皆以粮食为主。捏面人在中国流传很广,因南北的地形、气候、农作物、传统文化的不同,在制作原料(麦、米)、叫法上而有所不同。如陕西合阳统称“面花”(...
58376
十音铜锣制作技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洛江区“十音铜锣制作技艺”在全国可称得上绝无仅有,具有较高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十音铜锣由10个内径8厘米、外径11厘米、厚度约1毫米的帽形铜锣组成,按一定要求排列,用琵琶线穿挂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演奏时,把特制的十音铜锣架平架腰身,悬空部...
58377
俞大猷公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景区
俞大猷公园位于洛江区河市镇白洋村,1993年为纪念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而建。公园占地53.33公顷,分别建有正气堂、俞大猷立像、古城靖国门、陈列馆、国术馆、啸卧亭、弹亭、田螺姑娘塑像等,为泉州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8378
动植物观赏园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景区
动植物观赏园位于洛江区马甲镇,始建于1992年,为马甲农业大观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观赏园占地13.33公顷,养殖引进鳄鱼120只,以及少数其他珍稀动物等。
58379
丰山生态旅游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景区
丰山生态旅游区由泉州市丰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成立于2001年12月,山下是俞大猷公园和泉州市植物园,占地面积80公顷,最高海拔672米,常年平均气温19.7℃,降水量1400毫升,无霜期350天。森林形态上属低海拔阔叶林;按福建...
58380
仙公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
类型:
景区
仙公山又称双髻山、丰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距离中心城区约35千米。仙公山海拔758.5米,为泉州北郊的第一高峰。道教丰山仙洞、佛教白水岩寺、儒学朝天阁三座古建筑分别坐落在仙公山山顶上。丰山仙洞(双髻寺)始建于南北朝齐建元二年至永元二年(48...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