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875 / 4053
5811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景区
2003年,为纪念施琅将军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晋江市聘请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大学城市设计研究院对施琅府第保护进行规划,耗资200多万元修缮施琅故居(靖海侯府),并用40多万重新布置施琅将军纪念馆。拆迁并建设一个8000平方米...
5811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景区
2003年初,由市科技局牵头对深沪湾地质公园进行规划,并申报省级地质公园。8月,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晋江深沪湾地质公园为省级地质公园。2004年元月19日,国土资源部批准福建晋江深沪湾地质公园为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公园面积68平方千米,其中陆域...
5811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景区
1990年8月,根据国家海洋局领导和海洋专家的建议,晋江县政府成立以副县长郑建树为主任的深沪湾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筹委会,下设办公室,指定专人看护古森林古牡蛎礁遗迹,建设、编制。同年11月,晋江县政府向国家海洋局申请建立深沪湾国家级自然保护...
5811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景区
1996年5月,深沪湾森林公园成立,为泉州市第一座省级森林公园。公园位于晋江深沪湾畔,园区北至施琅将军故里龙湖衙口,南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森林遗址,东瞰台湾海峡,环深沪湾海岸线达1.8千米,总面积21.33公顷。2004年,进行首期项目5....
5811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菲律宾一直是晋江籍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地方。菲律宾的晋江华侨、华人经过长期的努力,他们的职业结构比率发生很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菲律宾的晋江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的比率大致为:劳动无产者(包括工人、店员、职员、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出卖...
58116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印度尼西亚的晋江籍华侨、华人大多集中于爪哇、棉兰佬,尤其以东爪哇为多。1984年,华人资本被视为印尼民族资本,华侨、华人经济进入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晋江籍华侨、华人在经济上取得长足的进步。晋江籍华侨、华人主要从事于银行、地产、汽车运输、土产...
58117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早年前往新加坡的晋江华侨多数为体力劳动者。新加坡独立以后,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在经济上有长足的进步,一些资力雄厚的晋江籍华侨、华人逐渐崛起。祖籍晋江陈埭的黄朝圆拥有4家颇具规模的船务、船业贸易公司,企业属下有3个码头及货仓、20余艘远洋运输...
58118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在马来西亚的晋江籍华侨、华人约7.5万人,主要集中在槟榔屿、雪兰莪、马六甲和吉兰丹等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一些调整,取消原来对中小厂种族资本、雇工、经销、出口等方面的限制。华资中小型企业获得活力,华侨、华人经济...
58119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20世纪80年代后期,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多数受聘于当地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医院,以及从事各种工商活。王思荣,祖籍晋江罗山,在夏威夷和旧金山分别经营大型的士TROPUOI出租公司和现代化化工企业SUNTRIPS公司,该化工企业实验室拥...
5812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在泰国约有2万人,在泰国经济的各个行业大显身手。祖籍晋江金井蔡志伟,拥有10多家企业,其中太平洋金融、开源棉纺、美国玻璃纤维都是泰国著名的大型企业,其经营范围包括金融、证券、国际贸易、房地产投资、合成纤维、石油化工、棉纺...
5812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在巴西不多,但也出现事业有成的工商业家。祖籍晋江龙湖施华民,任巴西中华总商会会长(连任两届),1997年,拓展巴西市场,开两家进出口公司,同时在香港开办新丽宝集团公司,并任公司总裁,事业蒸蒸日上。施华民还是“色卡”的发明...
5812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批学业有成的晋江人以留学等方式进入澳大利亚,成为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在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力量。祖籍晋江青阳黄永聪,1988年赴澳大利亚留学、创业并定居,创办澳大利亚联合通讯有限公司、澳大利亚PSR房地产开发有限...
5812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20世纪80年代末,缅甸政府实行对外部分开放,欢迎外商前往缅甸投资,华商也获准从事进出口贸易,华侨、华人经济好转,一些稍具资力的晋江藉华商开始出现,如祖籍晋江金井的蔡尔格、蔡作安,祖籍晋江安海李益华、李明坎等,都小有成就。
5812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高甲戏作为闽南文化的组成部分,流行于闽南地区、台湾省和东南亚华侨集居地。高甲戏形成于清朝,早期称为“宋江戏”,以扮演梁山英雄的故事而得名。到清中叶突破宋江戏的局限,吸收徽剧、四平戏、梨园戏、木偶戏的剧目,大量吸取徽剧、戈阳、木偶戏等表演艺术...
5812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 类型: 专题知识
掌中木偶戏,民间俗称“布袋戏”,流传于闽南及台湾地区。其源头可追溯到晋代《拾遗记》及五代《化书》、南宋《巳未元日》中的史料记载,兴盛于明清,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稀有剧种。布袋戏地域文化特征明显,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