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636 条 913 / 976
1368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流行于民间由原始宗教遗留下来的产物,是苯教中的苯本子、红教中的管巴及后来的师公子(巫神)等在从事迷信活动中跳的神舞。所以,民间也称其为“跳大神”。舞者身穿法衣,左手持一单面羊皮鼓,鼓柄上套许多小铁环,右手持一鼓棰,由击鼓、摇鼓及浑身的剧烈...
1368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流行在卓尼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完全作为图案,作窗花供人欣赏,另一种则是为了描作、刺绣而剪的图案原型,俗称为“花样子”。窗花图案大多流行在汉族地区和一些汉藏杂居区,这些地区在地理上多与邻县插花、接壤,彼此相互影响,吸收发展了...
1368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卓尼地区的民间绘画艺术,集中地表现在寺庙之中,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卷轴画和壁画。卷轴画大部分是佛像,画底材料有布、帛、丝绸、锦缎等。绘画用的颜料为石色(即矿物颜料),调和后进行绘制。卷轴画的绘画方式、程序及其艺术效果近似于现代的油画和水粉画,...
1368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流行在卓尼的民间雕塑艺术包括寺院佛像雕塑、建筑雕塑、洮砚雕刻和彩塑酥油花。前两者多请外地和一些专业匠人进行,后两样是县境普及的民间艺术。 洸砚是卓尼极负盛名的工艺品,它是将本地喇嘛崖石料经精雕细刻后成为洮砚这个实用工艺品的。洮砚的雕刻,已有...
1368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美术事业在卓尼发展较缓慢,历史上除极个别的僧侣画家外,知名度较高者不见经传。近年发现有人珍藏十八任土司杨作霖于清光绪十三年绘制的一副中堂条幅,上画山水花鸟,据行家评价,技法纯熟,功力较深。证明杨作霖就是当时的书画家。又有仁钦华宗土司夫人,长...
1368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摄影在清光绪年间就在此地出现,当时的土司杨积庆就拥有一架法国造120照相机。美国人洛克在卓尼考察时,就摄下了许多有关卓尼的镜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卓尼县城开始有了第一家照相馆。70年代初,卓尼的摄影艺术开始发展起来,从新闻摄影发展到艺术...
1368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卓尼书法历史不见经传,但从原遗留的历代碑文和摩崖中,王、赵、颜、柳、苏,各体俱全,功力遒劲,入木三分。原卡车乡安步族村对面台地上的李将军唐碑,正面为唐人所书,碑阴为元人题记,下为宋人所刻,各具时代特征。民国时期的郝应隆、牛映斗、郝贵、来焕章...
1368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医疗
一、肺泡微石症1例患者王XX,男性,38岁,藏族,卓尼县人。于1982年8月17日因受凉后咳嗽,咯白色泡沫痰,痰中带血伴胸闷、气急,两天就诊。既往健康,否认急慢性传染病史,无家族史。平素感冒后易气急,咳嗽较剧,亦咯白色泡沫痰。但无潮热、盗汗...
1368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医疗
二、医小儿风热咳嗽1例患者钟XX,男性,2岁,藏族,卓尼县柳林镇唐尕川人。 门诊156号,初诊1987年9月1日。患者发烧7天,流清涕、咳嗽,曾在某处注射青霉素、卡那霉素、鱼腥草、穿心莲等未效。査体温38.5度,扁桃体Ⅱ度肿大,听诊两肺呼吸...
1369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医疗
三、腹痛、腹部包块并发肠梗阻1例患者孙XX,女性,17岁,以腹部包块一年余疼痛加重3天收住入院。 体査:体温37.3度,呼吸17次/分,脉搏108次/分,血压110/70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浅淋巴结不肿大,腹部明显隆起,下腹部可触及...
1369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医疗
四、陈旧性桡 骨骨折1例患者齐XX,男性,40岁,于1989年8月12日被砸伤前臂。经当地赤脚医生诊断为左桡骨骨折,行手法整复和夹板固定,患肢仍觉不适。于是年10月17日来就诊,经拍X线示片:左桡骨中下段横断骨折重叠错位畸形愈合。 由骨科中...
1369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医疗
麻风病在境内流行已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麻风病人受歧视和迫害甚深。1955年,全县有麻风病人50人,经动员前往和政麻风病疗养院治疗的有14人。1963年4月,境内多坝、申藏、洮南一带有病人8户31人。1964年,甘肃省卫生厅协助甘南州筹建...
1369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医疗
结核病(肺结核)在境内流行较广,大面积普査防治工作从70年代逐渐加强,1972年有结核病236人。1974年和1975年组织普査队,对全县各社以胸透为主进行了普查,划定尼巴、完冒、城关3社为重病区;刀告、扎古录、恰盖3社为中病区;其他10个...
1369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天花在卓尼境内长期流行,死亡率高,只有外地麻痘科种花先生防治接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州卫生部门每年发放大量的牛痘疫苗,为广大群众接种。1955年布置种痘任务8100人。1962年接种牛痘苗3800人。1965年成...
1369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医疗
1929~1930年,伤寒疫情在卓尼地区流行时,仅奤盖族24户的小村,先后发病20余人,死亡6人。1963年完成了50支斑疹伤寒的接种任务。1980年接种霍乱、副伤寒、伤寒疫苗217人份,消灭了伤寒疫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