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379
专题名称: 结核病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672.pdf
专题类型: 医疗

专题描述

结核病(肺结核)在境内流行较广,大面积普査防治工作从70年代逐渐加强,1972年有结核病236人。1974年和1975年组织普査队,对全县各社以胸透为主进行了普查,划定尼巴、完冒、城关3社为重病区;刀告、扎古录、恰盖3社为中病区;其他10个公社为一般病区。 1979年10月,全县进行卡介苗预防普种工作,应接种21027人,实接种18880人,接种率89.8%。是年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选大族公社拉力沟、出路两大队为抽査点,抽样人口为1689人,应检1677人,占抽样99.93%;胸透1005人;.结核菌素试验614人;直接查痰3人;小计1622人,占应检96.72%,至1983年1月完成了流动调査点的查治工作。1983年至1987年逐年分片对全县各乡进行了以胸透、拍片、痰检等项目的肺结核病普査和化疗防治工作,累计防治人口109410人,受检102366人次,OT试验3053人,胸透3002人,拍片229人,痰检1087人,确诊病人260人,菌阳病人131人,复查病人151人,复阳病人42人,死亡13人,查出Ⅰ 一Ⅱ型235人,接种卡介苗10518人。 1989年,实查2641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3%,其中:胸透197人,痰检63人,拍片67人,确诊Ⅰ—Ⅱ型结核病34例,超额完成了州上下达20例的任务。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