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唯一号: 292534020230000371
专题名称: 美术
文件路径: 2925/01/object/PDF/2909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0649.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美术事业在卓尼发展较缓慢,历史上除极个别的僧侣画家外,知名度较高者不见经传。近年发现有人珍藏十八任土司杨作霖于清光绪十三年绘制的一副中堂条幅,上画山水花鸟,据行家评价,技法纯熟,功力较深。证明杨作霖就是当时的书画家。又有仁钦华宗土司夫人,长于刺绣佛像,很著名。可见那时的土司对美术的崇尚。民国时杨生华在兰州举办过个人书画展,现年过八十,仍在作画,长于花鸟。那时的美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匠行业流行,真正作为一门神圣的艺术去研究、学习的人在此地为数极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遍在中小学中开设了美术课。县文化馆也作为活动中心,主持展岀各种美术作品,开办街道橱窗,培训业余美术爱好者,一时涌现出了许多美术人才。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先后有陈秉衡(即阿丁)、周应文、冯学俊、郝平等中青年画家。在文化系统中,有孙兆元、李天文、杨生春、康德元等中青年画家。他们擅长油画、水粉、中国画等,作品已取得相当成就,尤其是多年在卓尼任教、后在文化馆工作的陈秉衡,更是诗、书、画兼善,对卓尼县美术事业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