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40850条
基础文献
75条
析出资源
15337条
图表
10528条
人物
3638条
机构
380条
事件
1918条
地名
1259条
专题
4594条
作品
2556条
实物
56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山有木兮木有枝:蓝虹...
闽东畲族谚语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歌...
畲族文化泰顺探秘
畲族文化新探
南山畲韻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福州市畲族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宁德市文化志1993...
梦里畲乡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
福安市畲族卷
瑶族古歌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
蕉城畲族村落
族群边缘:“畲”汉边...
畲族风俗志
中国畲药图谱
闽东畲族志
屏南文化遗产
闽东畲族歌谣集成
民国宁德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
屏南文史资料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
中国畲族医药学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民间歌谣——畲族卷
朱子与古田
畲族民俗风情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宁德一都
传世畲歌
福安市畲族志
畲族服饰史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
福建霞浦畲族服饰文化...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
整合畲药学研究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温州少数民族
夜闯卑库山
畲族源流研究
闽东畲族故事
蕉城红色遗址
滨海五都
福安市雷氏志
畲族文化泰顺探秘
畲族妇女口述史研究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崖壁上的舞者:古老畲...
畲药学
中国畲族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霞浦县畲族志
灸法秘傳 時病論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
闽东畲族故事
屏南文史资料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
穆云畲族乡志
瑶族民俗风情
云梯畲族乡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
检索条件
共 40850 条
2510
/
2724
37636
畲族分养生产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分养 罗源畲族群众有分养牲畜习俗,即因家庭劳力紧缺无法继续饲养牛、羊等者,将其送给别家饲养,增值部分实行分成,此俗今已少见。
37637
畲族砍树生产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砍树 上山砍树前忌说不吉利话,在山上不能直呼姓名。砍大棵树时,先焚“元宝”(迷信品)向“山神”祈求保佑安全。农历每月初二、十六日摆供品,敬祀“山神”,谓之“做福”。
37638
畲族造船生产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造船 罗源县吉壁等沿海畲族渔民视造船为大事之一,极为慎重,动工须择吉日,禁忌新丧者家属接近。底梁、桅杆等部件制作后即挂上红布作标志,忌人从其上跨过。新船下水还需择吉日,并设宴招待木匠。此俗相沿未变。
37639
畲族出海生产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出海 畲族渔民出海禁忌甚多,出海前语言中忌带“复”、“翻”、“破”等字眼,出海时带“元宝”、香等以备遇险时在船头焚烧,祈求妈祖保佑。海豚闪入渔网,视为不吉利,皆立即放生。船航行最怕坐风(逆风),因此在船上吃鱼时只能蹲着,不能坐。捕捞归来,...
37640
畲族请师傅生产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请师傅 畲族群众十分尊重工匠。明清时期,凡请“细木匠”做嫁妆,请缝纫匠缝嫁衣,请“大木匠”(罗源称搞建筑的木匠为大木)盖新房,请“泥水匠”筑坟等,皆要事先发红帖。东家对工匠殷勤礼待,所有工匠皆称师傅,不得直称其名,即使是东家的晚辈或自己的...
37641
畲族学艺生产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学艺 罗源县畲族群众学艺与当地汉族相同,规定3年出师,期内师傅供给伙食,学徒无工资。学艺不能半途而废,否则要偿还伙食费。出师之后还要留在师傅身边跟班2~3年,然后方准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逐渐废除。学艺期间如有做工,徒弟可得零花钱...
37642
畲族题头生产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题头 “题头”即定点、定时理发并可欠理发钱。畲族男子理发时多待理发师傅定时上门服务,一般规定每月25~30日上门理一次。理发多在中午或下雨休息时间。这种理发工资普遍低于理发店价格,工资可统一结算。一般为谷子收成,即夏、秋两季收取。工资分男...
37643
畲族男装服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男装 福州地区畲族男子上衣为对襟式。旧式畲族男子服装于衣领、两襟及袖口加缝花边。清代初期,受汉装影响,多数不缝花边,惟有生产劳动时所穿纻布衣与汉族男装有所区别,其式为平领、短袖、衣领内缝套肩,两侧衣襟套缝蓝或白添条,边缘为蓝色或白色包边,胸...
37644
畲族女装服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女装 福州地区畲族女子的衣服,既不同汉族女装,也不同于外地畲族女装,其造型美观,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称“凤凰装”。上衣为古典交叉服装,衣长至膝,衣袖较短,袖口较窄。领、袷部位用红、白、黑、蓝、绿、黄等色布缝“捆只颜”和机织或自绣花边。“捆只...
37645
畲族绑腿生活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族妇女习惯在小腿部扎绑腿,俗称“脚绑”,作为装饰兼防护、保暖之用。绑腿呈三角形,长、宽分别为55厘米和28厘米。用黑色棉布缝制,后小腿小直边绣花,末端有红色缨络和紫红色长襟,打扎后缨络垂于小脚上。70年代起,多穿长裤、袜子,已少见用绑腿的...
37646
畲族围裙服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围裙系传统服装的配套饰品,围上后起紧身和装饰作用。围裙为四角形,裙头为白布沿底缝制,三面缝“捆只颜”,四角绣大朵云图案,缝制工艺精美。
37647
畲族鞋服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代畲族男子的鞋子多为野生纤维编织。清代,部分富户穿高鼻布鞋。民国时期,多穿圆口布鞋,少数富户之人置有雨鞋。多数人白天为打赤脚,晚上穿布条与稻草编织的拖鞋。50年代男子穿多带的球鞋,70年代多穿“解放鞋”;80年代多穿皮鞋,下地时穿塑料拖鞋...
37648
畲族发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代,畲族男子发式与汉族无异,前额剃光,后脑勺留长辫盘头而束。民国时期,开始剪辫,时兴理“海军式”。50年代,中青年男子理“一边倒”,俗称“解放头”,老人剪平顶式发型。80年代男子多理“八分式”发型,少数青年留披肩发、烫卷发。 畲族女子发...
37649
畲族饰品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族重视戴饰品。清代时男子装饰银制圆型扁扣,民国时期较为少见。女子饰品多,且有未婚和已婚的区别。少女有耳环、银手镯、银戒指,衣装配有银扁扣,但制作较为简单。已婚的中、青年妇女佩戴十分讲究,戴银耳坠、手镯、戒指,制作精致的银手镯配有若干个小铃...
37650
畲族手巾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州市畲族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手巾 又称腰带。明代时其式样无考。清代时为蓝底白花,长1米,已婚女子皆佩带,手巾用于劳动时擦汗和包裹头部起保护髻的作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