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161 / 4093
2401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业污染源 主要是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
2402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交通运输污染源主要是噪音和废气,废气中的有毒有害污物主要有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烃类化合物。
2403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医疗卫生污染源主要是排放大量含病源微生物的污水。
2404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城镇生活污染源城镇居民生活中排放的废弃物也有废气、废水、废渣三种。废气是燃煤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烟尘。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约30万吨。生活垃圾年排放量约2500吨。
2405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内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从50年代开始。30多年间,通过兴修水库、山塘等水利工程,已使330多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控制。
2406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建国前中共南城县地方组织 2.中共南城县委员会 3.基层党的组织 4.党员代表大会 5.党的组织建设
2407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宁元勋来南城后,任国民党南城县党部青年部部长。他吸引和组织进步青年,成立“列宁主义研究会”,并很快在这些青年中发展了一批中共党员。1927年2月经中共临川特别支部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共南城县支部,有党员10人,宁元勋任支部书记,刘克昌、邓云庆...
2408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革命势力的不断壮大,使国民党反动派日感不安。第七行政区“剿匪”司令周忠恂和副司令金溪县长朱一民带领保安团在革命势力活跃的地区进行“清剿”。使许多革命同志惨遭杀害。1930年春,黄狮渡党支部也遭破坏。
2409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33年2月12日,赣东北苏区领导人邵式平到南城、金溪、资溪三县边境地区视察工作,并在欧溪桥召开苏区工作会议。会上,邵式平提出在金、南、资三县边境地区建立金南特区。会议结束后,中共资溪县委在本县水口村举办了干部训练班,为建立区、乡一级苏维...
2410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邵式平在会上宣布了省委关于建立中共建东县委的决定。胡开林任中共建东县委书记,县委下辖石下、崔坊、王坪、凤州、竺由、陈坊、谢坊、硝石、小竺、大竺、太平、浔溪、龙沙、肖坊、龙湖、严和、上兰、案科、潭市等19个乡党支部,有近2...
2411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初期,在南昌、九江等地沦陷后,南城地处东南前线,是由华东通往西南后方的交通要道,且又是国民党第七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因此,中共地下党组织重视在南城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2412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6月21日,周泰率领南下工作团江西团第二大队部分队员60余人来到南城,重建南城县党组织。7月1日,中共南城县委员会成立,周泰任书记,谭英富任副书记。 1956年4月,县委一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县委常务委员会。作为县委的领导核心。 ...
2413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从1949年7月至1966年5月,中共南城县委先后设立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工业交通部、秘书室(办公室)、党校等14个工作部门。
2414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为了加强对公社一级的管理,1961年9月县委设立6个工作委员会,具体指导所辖公社党委工作。1964年7月,区工作委员会撤销。 1967年初,全县基层党组织普遍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击而陷于瘫痪,党员停止过组织生活。1969年6月,各公社...
2415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中共南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4月20日至25日召开 2.中共南城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8年12月5日至8日召开 3.中共南城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6月23日至27日召开 4.中共南城县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1年5月7日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