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206 / 3354
48076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的成诗背景同上。通过诗题我们可以发现,朱熹一行带着长沙之行的满足,在船上对月邀杯,开怀畅饮。范念德与林择之俱已酩酊大醉,进仓休息,而朱熹却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诗。 浅析 诗的前两句写成诗的时间和地点。三、四句描写长沙之行路途的艰...
48077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写于乾道三年(1167)丁亥十一月。是年八月,朱熹前往湖南潭州访大儒张拭。张拭对朱熹也十分崇拜,赞朱熹是“超然会太极,眼底无全牛”。当朱熹及其弟子一行准备东归时,朱熹作了这首临别诗,也是他这次访问湖湘,对双方理学重要学术思想交流...
48078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为诗人从湖南拜访张拭回闽途中,路经江西省新喻县所作的一首即兴诗。背景时间同上首。 浅析 诗的前四句描写山野景象,令人如入画境。大意是:苍茫的北岭,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奔驰腾越的南山,被苍翠的树林遮盖。环绕山脚的幼杉,就像无数的锦旗...
48079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为乾道三年(1167)丁亥冬,朱熹偕林择之、范伯崇同往潭州访张拭时同游南岳衡山,同时祭扫了张浚的墓,并写下了这首诗。张浚(魏公)是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张拭的父亲,隆兴年间为右相。隆兴元年,由于胡昉、杨由义使金困辱而归,首鼠两端的赵昚...
48080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朱熹这首诗作于乾道四年(1168)正月。诗人偕林择之、范伯崇同往潭州访张拭回闽时,驻次江西省丰城近江处临江,在渡口与船家商讨买舟东下,后回客栈便写下了这首诗。 浅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雪水”之用精绝非常。雪本为固体凝滞之物,而春来融尽...
48081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七绝诗为朱熹于乾道四年正月所作。背景同上。 浅析 前两句描写诗人行走于雪后林中,身心俱悦,沉浸在静谧纯净里。末二句中的“空枝”在雪中本也不多见,只因其不起眼,难以引起注意。可能是微风摇枝,可能是栖鸟惊起,“残白”落下。常人看来本也...
48082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是朱熹及其弟子从长沙返回福建,船行将近福建交界时,步林择之所作的一首即兴和诗。 浅析 这首诗以写实的手法,描述了诗人及其弟子船行临近福建时的所见所感。因此前林择之咏了一首《喜见大江》的赞景诗,其中有“楚水闽山喜接连”之句,故朱熹...
48083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是朱熹一行从长沙回归路过铅山时所写。这天是立春时节,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浅析 这是朱熹的二首六言即景抒怀诗,诗题点明了诗作的写作时间。第一首言明诗人刚从楚地归闽的途中。第二首描写了铅山乡村的时令景致。“春风有脚”,“先到柴...
48084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是朱熹与古田籍友人林熙之的论诗之作。林熙之,名师鲁,号云谷,为朱熹门生林择之的早年老师。据《古田县志·人物志》载:他“从朱子游,讲论精辟,品行纯笃。”又《朱子文集·别集》卷五载有《答林熙之书》,约写于宋乾道三年(1167)丁亥。但从...
48085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作于乾道三年(1167)丁亥。乾道元年(1165)乙酉,刘珙曾受任知荆湖南路安抚使,乾道三年正月召赴行在,八月到阙除翰林学士。大约就在此次,刘珙曾回了一次五夫老家,朱熹此诗即其时为迎接其老友刘珙所作。 浅析 第一首:头两句是说荆楚...
48086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讽喻诗作于乾道三年(1167)冬,时年朱熹38岁。 八月,朱熹在范念德一干人等的侍行下,前往湖南潭州访张拭。十月,在执政陈俊卿、刘珙的推荐下,朱熹官拜枢密院编修。他与张拭分别后,携同弟子东归,拾掇本次旅途中所作的诗词200余篇,汇...
48087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作于乾道四年(1168)戊子,即崇安大水之前。当地久雨成灾,禾稻歉收。此时朱熹乡居五夫,心里异常焦虑,有感而发,故写下该诗。 浅析 该诗引用楚词典故及民间传说,对“天公”进行了严厉谴责,对受灾百姓寄予无限同情,体现了朱熹关心民间疾...
48088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宋乾道四年七月(1168)戊子,崇安发生大水,朱熹“奉府檄行视水灾”,“熹以崇安水灾被诸司檄来与县官议赈恤事”。当时,这场水灾为害惨烈,吞没田园庐舍,死伤数百人。朱熹参与救灾,在荒山穷谷奔走了十多天。他从寺溪经杉木,入长涧出杨村,但见房...
48089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此诗作于乾道四年(1168)戊子重阳偕友人登天湖之时。 《尤溪县志》转引《瀛奎律髓》云:“朱子九日登天湖,乃乾道四年戊子所作,文公去年访南轩于长沙,故有‘去岁潇湘’之起句,此诗后四句,尤意气阔远。”时年七月,崇安一带发生水涝灾害,浦城...
48090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 类型: 文学
背景 这首诗具体写作时间不详,(清)吴之振等编《文公集钞》将其编在《送张彦辅赴阙》之前,那么大约为乾道四年(1168)前后所写。因为从诗中可以看出,朱熹“十年寂寞抱遗经”的经历来看,他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即朱熹29岁开始拜李侗为师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