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登天以菊花须插满头归分韵赋诗得归字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唯一号: 130835020210000735
作品名称: 重九日登天以菊花须插满头归分韵赋诗得归字
文件路径: 1308/01/object/PDF/1308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230.pdf
责任者: 朱熹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22.744
主题词: 古体诗-中国-古代

作品简介

背景 此诗作于乾道四年(1168)戊子重阳偕友人登天湖之时。 《尤溪县志》转引《瀛奎律髓》云:“朱子九日登天湖,乃乾道四年戊子所作,文公去年访南轩于长沙,故有‘去岁潇湘’之起句,此诗后四句,尤意气阔远。”时年七月,崇安一带发生水涝灾害,浦城一带盗贼猖獗,乘机扰民,崇安民心大震。朝廷屡促朱熹就职,因国子监学录魏惔之“曾觌去国”之论,故力辞莅职。但朱熹为了安抚百姓,奉檄向官府请贷粮食,按灾民人口散发于民,使其不致挨饿。此后,朱熹因尤溪友人之约,于九月前来尤溪,该诗当为此时所写。 浅析 诗的头两句,言上一年重九时,作者在范念德、林择之等陪同下,到长沙访张栻。当时满城寒雨,勾起他的思乡情怀。三、四句写今年的重阳节却回归故里,与友人共度佳节,登山作诗、饮酒赏菊至晚霞满天的情景。五、六句诗人自述如今短发便衣装束,形同百姓,极为旷达潇洒,自由自在。结尾两句云,站在高山之巅,俯视人世,顿觉超然物外,飘飘欲仙,今后当终老此山矣!但意在言外,隐含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与不满。此诗平易自然,但于平易中见真情。

知识出处

朱熹诗选365鉴赏

《朱熹诗选365鉴赏》

出版者: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本书选取朱熹不同时期的365首诗作进行了注释、浅析和背景介绍。注释部分对那些难懂的文言词语、特殊句法,作了通俗的解释。浅析部分把诗作同情节、人物和朱熹创作的视角综合成一个整体进行鉴赏。全书还按朱熹创作的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交待了创作的历史背景,该书是普及性的大众传媒选本,又是别具学术风格的诗学专著。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