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42 条 9 / 1337
121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朱熹晚年时特别喜欢寒山子诗,在教授弟子时也注意寒山诗。淳熙十六年,国清寺住持志南和尚刊刻《寒山子诗集》,曾引起宋大儒朱熹的重视,朱熹写信给志南,希望他雠校刊刻寒山诗,令字画稍大,便于观览。偶得安乐茶,分去廿瓶,并杂碑刻及唐诗三册,漫附回。相...
122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入元后,有许多著名人士有意无地参与传扬寒山子,如耶律楚材、阴劲弦、白珽、程文海、吴澄、张昱、袁桷、虞集、黄溍、陶宗仪、张翥、李孝光诸大家。他们如宋人,或赞诗,或夸人,或征引,或题画,不一而足。
123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入明之后,若宋濂、刘基、徐一夔、张羽、丁鹤年、李时勉、解缙、黄绾、叶盛、李东阳、吴宽、文徵明、王守仁、徐渭、王世贞、胡应麟、王士性、钱谦益、徐霞客、文震孟、陈函辉诸大家讴歌寒山子。
124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人讴歌寒山的特点。
125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明中晚期前来寒岩、明岩的文人增多,且用游记形式记载其游踪,以缅怀先哲。游览寒岩、明岩,采用游记来表现的则有李汶的《游天台记略》、张存的《天台山系列游记·未游次胜景记》、卢浚的《历寒明诸寺记》、徐霞客的《游天台山日记》、王思任的《天台》、陶望...
126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明末有位钟爱寒山子的名人,更值得一提,他就是推荐徐霞客来天台山旅游的陈函辉。陈函辉,原名炜,字木叔,号小寒山子,别号寒椒道人,浙江临海城关人。有《陈寒山文集》、《崇祯台州府志》等。陈函辉的《华顶放歌》更是模拟寒山子口吻,与天帝对话,歌中抒写...
127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清代,有张联元、禇人获、吴伟业、黄宗羲、陈焯、王夫之、王士祯、陈廷敬、嵇曾筠、潘耒、查慎行、张玉书、陈元龙等诸大家参与。禇人获(1635—?味拾得数语,非特唾面自干,直与“山鬼之伎俩有限,老僧之不闻不见无穷”同意。至于后“你且看他”一语,不...
128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文概括了《仙传拾遗》首载寒山、徐灵府整理寒山诗、张君房记《寒山子至诀》等。
129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寒山子事迹最早见于唐末天台道士杜光庭所撰的《仙传拾遗》卷三。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桐柏...
130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徐灵府,自号默希子,后号桐柏征君,浙江钱塘人。唐代著名的天台山桐柏宫道士。元和十年(815)随田虚应从衡山来到天台山,先住在桐柏云盖峰虎头岩石室,潜心修道。虎头岩石室,唐敬宗于宝历元年(825)赐号“方瀛山居”,宋祥符间改名为玄明宫。徐灵府...
131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张君房《云笈七签·大还心镜》道: 《寒山子至诀》云:但悟铅真,药必自神;但记汞正,药必自圣。修之合圣,天地同庆。得因师传,为道之经。所以古之圣人,不直言之愚者,容易托之《周易》,寄之五行,合之符契,真仙之理,莫若大丹之神欤!大凡人间之大丹,...
132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张伯端的《青华秘文》论述元气在身体内的流动时说: 元气周流,自东而西,自南而北。之气也,西南乃气之会也,气合而归于此。却自夹肩直透上中丹田而降于肾府。两肾中间有治命桥一带,故寒山子曰“上有接神窟,横安治命桥”者,此也。② 张伯端所引“上有接...
133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寒山子是位亦儒、亦道、亦佛的人物,加上释道竞争激烈,因而互争编其诗,为之作序。在这场异常激烈的争锋中,佛徒使出浑身解数,参与的佛教徒之众,拟作寒山诗数量之多,声势之壮,非道家所能相比的。这是因为寒山的诗是最好的“以禅喻诗”和“以诗喻禅”的道...
134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天台县唐五代释传扬寒山子。
135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 类型: 正文
南唐静、筠二僧编的《祖堂集》首载沩山灵祐和尚(771—853)23岁时即唐贞元九年(793),访问天台山,遇见寒山、拾得: 沩山和尚嗣百丈,在潭州。师讳灵佑,福州长溪县人,姓赵。师小乘略览,大乘精阅。年二十三,乃一日叹曰:“诸佛至论,虽则妙...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