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五代释传扬寒山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0104
颗粒名称: 一、唐五代释传扬寒山子
分类号: K295.54
页数: 8
页码: 80-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台县唐五代释传扬寒山子。
关键词: 文化史 地方文化 天台县

内容

(一) 沩山遇寒山南唐静、筠二僧编的《祖堂集》首载沩山灵祐和尚(771—853)23岁时即唐贞元九年(793),访问天台山,遇见寒山、拾得: 沩山和尚嗣百丈,在潭州。师讳灵佑,福州长溪县人,姓赵。师小乘略览,大乘精阅。年二十三,乃一日叹曰:“诸佛至论,虽则妙理肫,毕竟终未是吾栖神之地。”于是杖锡天台,礼智者遗迹,有数僧相随。
  至唐兴路上,遇一逸士,向前执师手,大笑而言:“余生有缘,老而益光。逢潭则止,遇沩则住。”逸士者,便是寒山子也。
  至国清寺,拾得唯喜重于师一人。主者呵责偏党,拾得曰:“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不同常矣。”自尔寻游江西,礼百丈。一凑玄席,更不他游。① 《祖堂集》是五代南唐时静、筠二位禅师编的禅宗史料集,成书于952年。
  释灵祐(771—853),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县)人,生于唐大历六年(771)。15岁,即出家于城东建善寺,后云游江西,随高僧百丈怀海学佛,被选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百丈山寺典座。他来天台山遇见寒山子是在唐贞元九年(793),后果然在湖南大沩山传法,成为沩仰宗的大宗师。灵祐当时所见的寒山子,既不是道士,也不是僧人,而是一位隐逸之士,这与寒山子的身份完全符合。
  之后,宋赞宁(919—1001)的《高僧传》复载之。《祖堂集》载灵祐语录云: 云岩却问:“百丈大人相如何?”师云:“魏魏堂堂,炜炜煌煌。声非前声,色非后色。蚊子上铁牛,无你下嘴处。”② 此乃引用寒山子诗《若人逢鬼魅》:“蚊子叮铁牛,无渠下嘴处。”《祖堂集》叙述沩山与寒山、拾得相遇属于偶然,而到了明瞿佑的《指月录》中则是寒山拾得预知沩山要来国清了: 师至国清受戒,寒山子遂与拾得子往松门接。师才到,二人从路两边跳出,作大虫吼三声。师屹然无对。寒山云:“自从灵山一别,迄至于今还相记么?”师亦无对。拾得拈起拄杖云:“老兄唤这个作甚么?”师又无对。
  山曰:“云休休,别后伊三生作国王,总忘却也。”③ (二) 雪峰说寒山雪峰真觉禅师(822—908)之《语录》有《因读寒山诗》云:“可怜寒山子,多言复多语。横路作篱障,何如直下觅光舒?”雪峰禅师读寒山诗,竟为寒山子可怜,并怪寒山多嘴多话。以横路来作篱障,还不如“直下觅光舒”。《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还记载一则雪峰与皎然的对话,引寒山子诗句来作话语: 福州长生山皎然禅师,本郡人。入雪峰(义存)室,密受心印。……雪峰普请般柴,问师曰:“古人道:‘谁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古人意作么生?”师侧戴笠子曰:“遮个是什么人语?”① 雪峰所问之“古人道”,乃是寒山子诗《闻道愁难遣》(三三)。其诗云:“闻道愁难遣,斯言谓不真。昨朝曾趁却,今日又缠身。月尽愁难尽,年新愁更新。
  谁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所引的最后二句,是为屡次下第举子之愧而愁肠。
  (三) 贯休与寒山诗僧贯休有二首诗分别提到寒山、拾得。其《寄赤松舒道士二首》其一提到寒山:不见高人久,空令鄙吝多。遥思青嶂下,无那白云何。
  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会应陪太守,一日到烟萝。② 舒道士,即舒道纪,晚唐时金华赤松山道士,自号华阴子,与贯休友。《乐道歌》为南岳懒瓒和尚、道吾和尚所作,表现山居乐道,类似于寒山子的山林隐逸诗。“子爱寒山子,歌唯乐道歌”之句,指金华赤松山道士舒道纪也喜欢寒山子诗歌,也喜欢吟诵乐道歌。常住金华赤松山的道士舒道纪也喜欢寒山诗,可见寒山诗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天台地区,连在金华的道士也喜欢了。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考证此诗为贯休大中(847—859)中所作,如此所云,则寒山诗在寒山去世后,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开了。既然舒道纪喜欢寒山诗,其心目中的寒山形象也可能是羽流。通过舒道纪的介绍,贯休所了解的寒山形象更多地具有道家或道流的色彩。
  贯休(832—913)俗姓姜,字德隐,浙江金华兰溪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工诗。七岁出家,天复三年(903)入蜀为王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有《西岳集》。
  贯休的另一首《送僧归天台寺》诗,提到了拾得。诗云:“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拾得嗔。天空闻圣磬,瀑雨落花巾。必茗云中老, 他时得有邻。”① “天台四绝寺”,指天台寺,即国清寺。唐宰相李吉甫的《十道图》把天台国清寺、山东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和荆州玉泉寺并称为“域中四绝”,所以诗中称天台国清寺(原名天台寺)为四绝寺。诗中拾得即是寒山朋友,国清寺烧火僧。
  诗末还有自注:“天台国清寺有拾得花巾,即波罗巾也。”可见当时拾得已经非常有名。
  贯休曾在天台山住过,有数首诗歌提及天台,表达对天台的念念不忘。如《寒月送玄士入天台》“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送君丁宁有深旨,好寻佛窟游银地。”②诗中的“玉霄”,即天台玉霄峰,乃桐柏山九峰之一。
  “佛窟”、“银地”,作者原注“佛窟银地,乃天台一景也”。佛窟指有寺,银地即银地岭。此有智者大师与定光传说故事在。《送杨秀才》、《观怀素草书歌》、《春山行》均提到天台石桥。
  贯休来天台山,寒山子已经谢世几十年,得知寒山子之事之诗,很可能来自杜光庭。据《五代史补》记载,杜光庭与诗僧贯休曾有过节。其卷一“贯休与杜光庭嘲戏”云: 贯休有机辩,临事制变,众人未有出其右者。杜光庭欲挫其锋,每相见必伺其举措以戏调之。一旦,因舞辔于通衢,而贯休马忽坠粪,光庭连呼:“大师大师,数珠落地。”贯休曰:“非数珠,盖大还丹耳。”光庭大惭。
  而且,贯休还曾绘寒山拾得像———这可能是见之史料记载的画寒山拾得像的第一人。
  (四) 闾丘胤《寒山诗集序》在南宋刊刻的寒山诗集中,寒山诗集前皆有唐台州刺史闾丘胤一篇序,诗集后有南宋天台国清寺僧志南的《三隐集记》。但余嘉锡等人考证认为《寒山子诗集序》属后人伪托,且带有神话色彩。不过从中可大致肯定寒山子是在天台山岩穴中入灭的,并没有离开天台山卒于他处。
  (五) 寒山文殊、拾得普贤寒山拾得身后被佛教称为文殊、普贤,盖源于伪闾丘序。序借丰干之口: “见之不识,识之不见。若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见之。寒山文殊,遁迹国清; 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又似风狂,或去或来,在国清寺库院走使厨中著火。”后来宋赜藏主编的《古尊宿语录》即载有丰干访五台山礼文殊的公案:丰干逢一老人,便问:“汝莫非就是文殊?”老人说:“岂有二个文殊?”丰干跪拜不起,老人忽然不见。
  文殊,全称为“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文殊”,意译为“妙”,师利意译为“首”、为“德”、为“吉”,故“文殊师利”之汉称为“妙首”、“妙德”、“妙吉”。据说他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号称众佛之母。他的典型塑像是顶结五髻, 手持宝剑,坐莲花宝座,骑狮子,这是智慧、辩才、锐利的象征。他的美名尊号是“大智文殊”,住在五台山。
  普贤,其梵名为三曼跋陀罗,他是诸佛之子,主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也就是说,普贤代表了“德”与“行”。“德”,据说他有延命之德;行,据说他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工作。所以他的美名尊号是“大行普贤”。白象是他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故普贤骑六牙白象。住在四川峨眉山。
  在大乘佛教寺庙中,文殊与普贤作为胁侍,分列于释迦左右,其地位与迦叶、阿难相当。① 自伪闾丘序之后,寒山拾得就成为文殊、普贤的化身,化现于国清寺,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僧。神圣的光环一旦戴上,后世便愈传愈神了。周濯街云: 寒山不仅极有文才,而其文才与众不同即谓文殊。拾得这个人心地善良,他关心每一个人,或者是他对每个人都能和睦相处,即所谓普贤。① 周濯街以为寒山文才好,又与众不同,即文才特殊称“文殊”。而拾得则心地善良,对每个人好,与每个人和睦相处,即“普贤”,乃“普遍贤惠”之意。周濯街《和合二仙》虽然是传奇小说,但对寒山是文殊,拾得是普贤的解说不无道理。反过来讲,伪闾丘序为什么不把寒山拾得说成佛教的其他神,而非要视寒山为文殊,拾得为普贤呢?序的造作者,可能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六) 曹山本寂对寒山诗曹山本寂(840—901),姓黄氏,泉州蒲田人,洪州禅下之曹洞宗宗师,主要在江西抚州曹山传法。
  赞宁云: 其邑唐季多衣冠士子侨寓,儒风振起,号下稷下焉。寂少染鲁风,率多强学,自尔纯粹孤凝,道性天发……复注《对寒山子诗》,流行宇内,盖以寂修举业之优也。文辞遒丽,号富有法才焉。② 他善以诗偈说理,采用诗歌形式注解寒山诗。可惜北宋后的寒山诗集中, 他的注和对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所谓的闾丘胤序。
  曹山本寂的年代离徐灵府不远,比杜光庭大十岁。因此,他注解寒山诗时,应该既能看到徐灵府序集的寒山诗,又能看到杜光庭的《仙传拾遗》。
  从抽换道士徐灵府之序,伪托闾丘胤序,再编造禅诗为寒山拾得之诗,并创造丰干、寒山、拾得三僧同时的神话,使二隐变成三圣,延续传奇,这说明了晚唐五代时期释道争锋依然达到白热化程度。虽然,汉传佛教发展到唐代,已经融入汉文化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但为了这么一个似道非道似僧非僧的寒山子,释子竟使尽浑身法宝,不惜作伪造假,如余嘉锡云: 唐末僧徒,乐于傅会,以二人皆居天台,而闾丘为本朝名宦,假借此人,易于取信,遂依托姓名,伪为一序,杜撰事迹,以惑后人。……本寂所注,当即根据徐本,盖闾丘胤之事,本属诬妄,所谓僧道翘者,子虚乌有之人也,安得辑寒山之诗?①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也说: 大概当时的道士与和尚都抢着要拉寒山。徐灵府是道士,故把寒山子看作修道之士;后来的道士遂把寒山看作《神仙传》中人了。天台本是佛教的一个中心,岂肯轻易放过这样一位本山的名人?所以天台的和尚便也造作神话,把寒山化作佛门的一位菩萨,又拉出丰干、拾得来作陪。
  到了宋代禅宗诸书里———例如志南的《寒山集》后序———寒山、拾得便成了能谈禅机,说话头的禅师了。② 其实,不管这篇《寒山子诗集序》是闾丘胤所写,还是曹山本寂作伪,都可以说明,在寒山子之后,最迟当在唐代末年,已有诗人或者诗僧为寒山的行为举止所感,为寒山张目了。
  (七) 齐己说寒山偈诗僧齐己(864—943?),名得生,姓胡氏,湖南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齐己酷爱山水,曾长期驻锡天台山,留下好几首关于天台山的诗作。后欲入蜀,经江陵,为荆南节度使高委兴挽留,后居江陵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有《白莲集》。他在作于921年的《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之三中提到寒山。诗云: 莫问休行脚,南方已遍寻。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谁同论此理,杜口少知音。③ 渚宫,是春秋时楚国君王的别宫,位于江陵城内。“赤水珠”是古代传说中生在赤水上的神珠。禅宗借神珠喻清净无染的佛心。这里,齐已把寒山诗当作禅宗佛偈看待,这与贯休诗中寒山子的道流面貌不一样了。
  齐己有数首诗写到天台,如《送无本上人》云“终说将衣钵,天台老去休”①, 意思是到最后还是去天台山修道终身;《再经蒋山与诸长老夜话》云“无因伴师住,归思在天台”,②诗人把天台山当作自己的精神归宿地。他还有七首诗提到石桥、华顶,如《送刘秀才南游》、《怀华顶道人》、《送人游衡岳》、《寄益上人》等, 所言之“石桥”即天台石梁桥。还有二首诗写到天台桃源。齐己诗的字里行间充满对天台浓郁的情感。

附注

① 张石:《寒山与日本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37页。 ①(南唐)释静.(南唐)释筠:《祖堂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年10月第541页。 ②同上,第544页。 ③(明) 疆佑;《指月录河(宗门统要》。 ①(宋) 释道元:《最德传灯录),海南出版社,2013年6月第571页。 ②《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 年1月,第9360页。 ①《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9391页。 ②同上,第 9327页。 ① 冷立、范力:《中国神仙大全》,辽宁出版社,1990年2月,第422—423页。 ①周灌街: 《和合二仙),团结出版社,1999年2月,第51页。 ②《高僧传合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460页。 ①余嘉锡: 《四库摄要辨证),中华书局,2012年10月,第1255页。 ②胡适: (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第149页。 ③《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 年1月,第9511页。 ①《全唐诗),中华书局,1985年1月,第9481页。 ②同上,第9491页。

知识出处

天台山和合文化

《天台山和合文化》

出版地:上海

本书共包括五章,以和合观念发展脉落为主线,从微观看和合文化的发展,探究寒山拾得从普通的隐士、俗僧二大士,演变成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