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0019条
基础文献
19条
析出资源
2206条
图表
2228条
人物
1207条
机构
250条
事件
1371条
地名
307条
专题
1082条
作品
1325条
实物
2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山丹县志(1989—...
民乐故事
山丹民间传奇故事
山丹史话
苏黎诗集
路易·艾黎在中国
焉支风
艾黎情
民乐印象
山丹文蕴
山丹旅游
山丹县志
佛山缘
宋庆龄与路易•艾黎
山丹故事
山丹民俗风物游
艾黎自传
山丹民俗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
检索条件
共 10019 条
551
/
668
8251
跳皮筋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民俗
跳橡皮筋是少年儿童尤其是女孩子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它具有经济、简便、趣味性强等特点,故易于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普及。 跳橡皮筋是在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它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勾、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
8252
打沙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民俗
运动游戏。用一个边长约5厘米至10厘米之间的正方体布包,内装玉米粒、豌豆粒或小石子,至少有四个人参加游戏。 游戏规则:以四人为例,分两组,每组两个,两边各一个人(同一组),中间两个人(同一组),两边的人相距十米至十五米用力投沙包,目的是击中...
8253
打弹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民俗
打弹弓,首先要有一个标准的弹弓,只有一个好的弹弓才能打的准,玩的顺手。 弹弓叉的制作。一般从小榆树上选择,因为榆树上的树叉比较多,而且很容易找到标准的(两个分叉对称)。现在也有用铁丝手工弯制的。 选用没有裂口的橡皮筋。一般还是选用废弃的自行...
8254
荡秋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民俗
秋千,最早称之为“千秋”。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
8255
滚铁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民俗
滚铁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男孩子的炫技宝物,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非常风光。玩法是用铁勾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滚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技术好的孩子能把铁环从家一路滚到学校,绕过...
8256
解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民俗
在文化生活极端落后的时代,解网是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游戏,即可娱乐,又可益智,老少皆宜。具体玩法是:两人结对,取一根长度在一米左右的细绳子,将两个头对接起来,成为一个圈。先由一人将绳圈绷在两只手上,分别在两只手并拢的四个手指上绕一圈,再分别用...
8257
打陀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民俗
陀螺,俗名叫“老牛儿”、“土牛儿”。打陀螺游戏历史悠久,是一项深受山丹男童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玩时用鞭子裹卷陀螺,用力甩动,陀螺就地飞转,并用鞭子不停地抽打,使之在冰面或者平滑地面上不停地高速旋转,看谁旋得快,看谁旋得久,以旋转时间长为胜。...
8258
打尜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民俗
打尜尜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丹农家男孩子的主要游戏。尜的制做非常简单,取一截长15厘米左右、直径约3厘米的小木棍,两头削尖成棱形即可。其材料一般是柳木或杨木,上好的是枣木。打尜棒通常一尺多长,粗细自己觉得握着合适就行。游戏时选择一块平坦开阔...
8259
毡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其他
毡是农耕社会广泛应用的一种生活用品,可以铺在炕上作卧具,也可以作门帘子,具有保暖、隔热、防潮、装饰等功能。洗毡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一般由专门的“毡匠”来进行,他们带上专用工具走村串户搞加工,以收取加工费维持生计。 弹毛。搭起一个高0....
8260
皮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其他
各种动物皮毛是人类最早遮体、御寒、防身的材料。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皮革的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也不断发展进步。 在昔日的艰苦岁月里,人们有这样一句民谣:“家贫住窖洞,没有皮袄真难辛”。“白天穿、晚上盖,天爷下雨毛朝外,他是穷人的火龙袍”...
8261
铁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其他
铁匠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匠。过去山丹的很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皆为铁制,如斧头、镰刀、镢头、菜刀、马嚼子、马掌、铁链子等等,所以铁匠在当时很吃香,也很辛苦,几乎每个村都有铁匠铺。打铁铺也称“铁匠炉”。所渭“铺”只是一间破草房,屋子正中...
8262
石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其他
石匠是伟大的,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很难想象古代石匠是如何工作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乐山大佛、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几十万尊佛像,都是石匠靠一把铁锤、一根铁凿凿出来的。 山丹石匠,主要加工生产生活用品,如石臼、石磙、石磨、墓碑、...
8263
织口袋(帐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艺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毛口袋是农村家庭必备的生产、生活工具,织口袋是山丹人民创造的一门重要的手工技艺。 将山羊毛纺成直径2毫米的毛线,按照一定的长宽尺寸勾成经线,并绕上绞,经线一般以黑线为主,中间夹上若干道白线,以便提花,增加美感。 根据所...
8264
织褐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艺术
褐子是河西走廊古代农牧区用来制作服装和被褥的一种面料。是在物资极端篑乏,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耐磨、保暖、防潮的功能。 其制作工艺是,先用春天剪的绵羊毛(春毛)捻成直径一毫米左右的毛线,绕成线团放到蒸锅里蒸半小时,使...
8265
烧红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
类型:
其他
在焉支山旱作农业区,很早就有烧红灰上地种庄稼的习惯,但始于何时无从考证。焉支山的黑土地,肥得能捏出油来,但由于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地性凉,庄稼生长周期长,易受早霜冻害。为了使庄稼缩短成熟期,山里人就烧红灰上地,以改变地性。 侍弄红灰是所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