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40850 条
2021年
10075 条
2022年
10508 条
2023年
20225 条

颗粒类型

全部
40850条
基础文献
75条
析出资源
15337条
图表
10528条
人物
3638条
机构
380条
事件
1918条
地名
1259条
专题
4594条
作品
2556条
实物
565条

颗粒列表

共 40850 条 14 / 272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卷期
196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龙潭村坐南朝北,1958年公社化时将陈氏宗祠拆除建俱乐部,现为村委会办公和演戏演电影场所,唯一保留的就是原祠堂门口有一个长20米,宽18米的水池。传说北面金顶峰山上有一块大石叫白岩石,属火星,为村民安全防火,在这里凿一口水池,块石干砌,四周...
197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龙潭村民居共有151栋,多是土墙青瓦,土木结构的双层楼房,民居房屋根据占地面积大小,大致分为上下厅厝和关门厅厝。上下厅厝分为下廊、正厅和后厅三个部分,下廊多为中间铺路,两边天井,天井边安排厨房,有的天井中间不铺路为口字形,进入正厅的路由左右...
198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龙潭村曾是屏南黛溪往古田吉巷的必经之路,途中经过的村庄有四坪店、溪尾、乾头、北墩等村落。过去村民们源源不断地将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在屏南与古田两县之间交流交换,由于山高路陡,长期从事担货担的农夫中流传民谣一则:说的是挑夫上岭行走三十步。龙潭村...
199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由于龙潭村处于深山峻岭之中,上游无村庄,溪水直接从山涧流出,清澈无污染,为龙潭村民家庭酿酒提供了良好的水质,早在400多年前就有酿酒的基础。全村有九个制造红粬的埕楼,可见该村不但会酿酒,1993年陈官唱组织成立龙潭村庶民酒业有限公司,从山东...
200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龙潭村陈氏第五世(明万历年间)就有人始学四平戏唱曲。至今四平戏已传承有400多年,龙潭四平戏曾到过闽、浙、赣三省各地演出,看戏屏南班,当时的屏南班指的就是四平戏,福建省戏剧专家刘湘如称。龙潭的母鸡都会唱戏,可见龙潭人的唱戏演戏普及到何等程度...
201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长桥村位于屏南县南部,南与古田县平湖镇唐宦村相邻,东与甘棠乡前院村隔山为界。海拔460米,气候温暖,是屏南县的米粮仓。历史上这里是屏南、周宁、政和通往古田、福州等地的交通枢纽。长桥、王厝、四保历史上本为一行政村,于1956年析为长桥、长新、...
202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石阶边原来砌有石栏杆,阶边留下许多石栏杆的凿洞,正中桥墩有一通石碑嵌入桥墩,古代人以建桥捐路为善举,原来建有六墩,后因桥堍崩塌重修时与第六墩相连接,仅墩、堍需干谷43520斤,包括桥梁、廊屋、瓦片、木构栏杆、槛下板凳,这笔巨资均来自长桥与周...
203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龙江书院建于龙江(今长桥)卧龙岛上,御史中丞江枢曾在此建书院讲学课士,明代刑部郎中章润重建。明万历《古田县志》载:于故乡卧龙岛宋代书院旧址上建龙江书院,延聘名儒主其教事。明代书院以官办为多,使讲学、学问与科举相表里,龙江书院成为一个育才培士...
204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为寻找宋代始建万安桥留下唯一的一个姓名——江稹,在翻阅《江氏族谱》时,江姓早在宋代就已奠基长桥村,迁闽始祖江日昇于唐光启元年(885年)自河南光州固始县从王审知兄弟入闽,后裔江源与兄江清于南宋时期迁到龙江境居住,逝世后葬在长桥村边的西林院路...
205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位于村南面“坐南朝北,是座四层的西式楼房,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基督教英差会派遣英籍牧师克力比到长桥租赁民房传教,又派池存忠、班为兰等人到长桥开展教会活动,女牧师班为兰等为首建成“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门前左边立有”石碑一块”...
206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岭下,古称锦厦,座落在屏南县西北一个小盆地之中。四面青山环抱,锦厦河从中蜿蜒流过,是屏南县西北隅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古属古田县新俗里二十九都二册,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屏南分县后划为二都。境内人文景观和古迹颇多,大王坮是屏南...
207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鹤塘村位于古田东部(东经119°、北纬26°40″),地域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海拔480米,属丘陵地带,年均气温17.3°,降水量1700毫米。鹤塘村历来是古田大东地区(今鹤塘镇、杉洋镇、大甲乡、卓洋乡)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208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鹤塘旧称鹤山,境内原有日、月二湖(俗称“相传古时此地林木阴翳、古树参天,殷、周时期鹤塘一带已有先民生息。黄氏先人黄僖闻知蓝田境东阜山有块宝地,遂从黄溪来到这里。他登上阜山峰顶眺望四周,鹤拱龟朝、龙蟠虎踞”于是就在此(鹤山)落脚定居,鹤塘黄氏...
209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鹤塘便以物产丰盛、地域有利、当地人善做生意等优越条件而成为方圆百余里的商贸集散地。鹤塘的商业贸易更是兴隆昌盛。位于村中心的棋子坪是当年最繁华的地段,数十平方丈的一块地方竟然开了几十家商店,名气比较大的商号有同丰、万春、协兴、大同、强盛、三民...
210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早在封建社会就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明朝时期已有兴修水利之举。鹤塘人修建的樟上陂、楚后陂等农田引水工程颇具规模,当时鹤塘发展种植业条件非常好,还有人种桑养蚕。那时的鹤塘人不仅擅长种植和养殖,而且还掌握了制曲酿酒、洗砂炼铁、织布印染、烧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