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图书馆
济南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济南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049 条
2022年
1049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049 条
专题知识
146条
传说、奇闻
53条
其他
261条
动物
11条
区域
40条
医疗
16条
土地资源
32条
基础设施
11条
工业产品
27条
数据统计
31条
景区
29条
景物
9条
植物
33条
民俗
114条
民俗文化
118条
气候、水文
6条
水果
16条
物产
50条
疾病
10条
矿产
1条
美食
3条
艺术
2条
蔬菜
30条
颗粒列表
共 1049 条
66
/
70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976
商河县花鞭鼓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原称花鞭鼓,起源于商河县张坊乡王辛村,为民间医生王立礼首创。王立礼(1886~1969)家境贫寒,靠闯江湖卖膏药谋生,先后到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地闯荡游历,经营膏药。他头脑聪慧,善于经营。为了招引顾客,他认真研究各地民间秧歌、鼓舞...
977
东信遗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位于商河县怀仁镇东信村南200米处,南临古沙河500米,距商河城15公里。相传为“大王之墓”。现存遗址高出地面约4.9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27米,面积为810平方米,约为原址的三分之一,土质呈浅灰色。自1958年以来,地、县曾多次组织有...
978
古城遗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位于商河县城西北怀仁镇与张坊乡的交界处,西距怀仁镇古城村1公里,东距张坊乡的大姜村1.5公里,距县城13公里。遗址面积较大,共占地9000平方米,城墙遗迹历历可见,院落、大型建筑似有其形。城中间略低,东面有古城墙,长100多米,高2.7米,...
979
梁王冢遗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位于商河县郑路镇梁王冢村西北方向500米处,距县城20公里,北与前进河相邻。据1936年编修的《重修商河县志》记载:“冢甚高大,上有庙数楹,无碑志。相传即梁惠王所言,东败于齐,长子死焉,遂葬于此”。现今遗址高出地面4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
980
汉墓群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位于韩庙乡小官庄东南,距县城25公里,有四座大型汉代墓,当地群众称之为大冢、磨冢、平冢、信家冢。《重修商河县志》载:“有人撵土其旁,忽发现一洞,缒而下,见棺木无存,惟见骸骨长大,有铜镜一具,锈黑绿色,瓦器数件……瓦人二,高三寸许,宽衣垂带,...
981
马胤孙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马胤孙,字庆先,为后唐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其墓位于县城东南展家乡小孙家村北侧50米处,距县城25公里。墓地面积800平方米,解放前墓地内仅碑座、石人首露地上。现发现碑身已倾于跃进河侧,长3米,宽0.6米,厚0.25米。字迹斑剥脱落,无法考证碑...
982
元代古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景区
位于县城西北角商中河东岸。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德州地区文物科于1987年11月共同进行了考察鉴定,该墓由前室、中室、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前室、中室顶部被毁,四壁残存。中室壁绘有一车一马;底部有砖砌坑式棺床,呈八角状,系斗拱,立柱仿木制建筑结构...
983
伊斯兰教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商河县信奉伊斯兰教者皆为回民。明初回民迁居商河,清代回族人口增多。至1936年(民国25年)全县回民3456人,分别居住在第六区三官乡的广王庄、杨香庄,孙庵乡的孙家;第七区张坊乡的白家集、尹家坊;第九区平安乡的买虎站南街,信妥乡的棘城西街。...
984
天主教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1920年(民国9年)临邑县刘家寨天主教的一名德国神甫将天主教传入商河。1936年全县天主教徒161人,分别居住在第一区柳行乡的李家市;第六区耿徐乡的小张庄、五龙堂;第九区平安乡的大官庄,泰乡的红庙庄、郭庄,义丰乡的于庄。并建有数处教堂,均...
985
基督教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基督教由临邑、济阳等县传入商河。到辛亥革命前,全县教民发展到223人,其中男135人,女88人,分布在聚乡、顺乡、泰乡、仁乡、安乡的8个村。1936年(民国25年)全县基督教徒105人,分别居住在第一区柳行乡的李...
986
商河县饮食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主食清末至建国初期,农民常年以高粱、谷子、玉米等为主食,兼食大豆等杂粮。小麦为细粮,多在节日、接待亲友及麦收期间食用。粗粮做成窝头或饼子;细粮做成馒头、卷子、饼类、水饺、包子或油条。遇灾荒年景,贫苦群众多以糠菜加少量粗粮做成饽饽充饥。建国后...
987
商河县服饰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衣料民国初,农民用自纺自织的土布为衣料,官商及富裕之家部分用机织布或绸、缎为衣料。建国后,衣料渐用机织布。1980年前为棉布,以后渐以化纤布为主,品种有涤良、涤卡、涤棉混纺等。1987年以来用呢绒、绸缎及毛料为衣料者增多。 衣式 清末及民国...
988
商河县器具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家具清末及民国时期,一般家庭家具简陋粗笨,主要有箱、橱、长桌、杌头及长凳等,富裕之家有八仙桌、条几、太师椅等。家具色泽以枣红色为主。建国后,70年代以前,家具式样变化不大。80年代初,旧式家具逐渐被写字台、方桌、圆桌、立橱、高低柜、酒柜、电...
989
商河县住行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建房县内群众视建房为大事。建国前,建房时要请风水先生择地并选黄道吉日动工,动工前设供祀拜土地神。建房时乡邻亲友皆来相帮。上梁时先设供敬天地诸神,正檩画八卦并以红布缠封,贴“上梁大吉”等红联。上梁毕,燃放鞭炮,以趋吉避凶。中午宴请工匠,以后安...
990
商河县婚嫁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商河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末及民国时期,婚嫁习俗繁琐。男女结亲要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兴订娃娃亲,一般男子七八岁时其父母即央人提亲,富有人家甚至三四岁就订亲。讲究门当户对、属相合适、男小女大,一般女大于男2~3岁。双方家长如觉合适即作主订婚,男女本人不能过问。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