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3470 条
2022年
1512 条
2023年
1958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3470 条
保护区
5条
公路
29条
其他
531条
制度
40条
动物
436条
动物疾病
16条
古迹遗址
18条
商业区
2条
天文
2条
居住区
17条
工业产品
763条
工业区
3条
工程
27条
建筑
9条
政府信息
15条
文化
52条
景物
115条
服饰
2条
植物
308条
民俗
116条
水文
5条
水果
26条
渡口
4条
疾病
31条
矿产
117条
税收
74条
粮食
67条
经济作物
54条
美食
46条
能源设施
17条
自然资源
60条
艺术
91条
13条
药物
88条
蔬菜
25条
财政支出
114条
铁路
1条

颗粒列表

共 3470 条 223 / 23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331
鼻烟 工业产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烟草志 | 类型: 工业产品
鼻烟是将烟叶碾成末,杂以芳香类物质配制而成,其用法是不用点燃而直接吸入鼻中,所以,古人用烟有“口受”和“鼻受”之分。 鼻烟,清末在福建南部的漳州、泉州、厦门等地出现。清末人张义澍《士那补释》载:“鼻烟产海外,自意大利、葡萄牙入贡始献天府”...
333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刺沙椤,又名飞天螭,为多年生树形蕨类,系国家一级珍贵保护植物。具有祛风利湿、活血祛淤、清热止咳之功效,80年代末开始研究用于治白血病。这些珍稀物种,80年代以来着重加强管理保护,严格控制采集。
333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在闽中、闽东、闽西南均有分布,民间原用于治疗咳嗽痰喘。80年代末,日本教授竹本长松研究证明,含有人参皂甙相同物质和相同理化性质,具有滋补、镇静、催眠、降血脂等功效。现龙海、大田、福州等县、市已建立生产基地,转野生为家种,...
333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显齿蛇葡萄,在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区有分布。其全草加工制成“藤茶饼”,具有清热利尿、消炎抗菌作用,同安县已有此品种出口外销。
333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海胆,又名刺葫芦,系海生动物,连江、罗源等沿海有分布。它具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等功效。从海胆叉棘中提取的一种毒素,有希望制成新的心肌药;海胆提取物波尔利宁,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333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青黛又名蓝靛,是福建地道名产之一。据《图经本草》介绍:“福州有一种马蓝……土人连根采之,焙捣下筛,酒服钱七,治妇人败血”。宋代,福建大量种植,或作染料,或作药用,畅销全国。《闽部疏》说:“福州西南,蓝甲天下”。《八闽通志》也记载:“染青之蓝...
333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白莲白莲全身是宝。莲子,补脾止泻、养心益肾;莲芯、荷花、荷叶、莲藕也各有用途,均可入药。后梁时建宁县已种白莲,以西门百口莲塘所产之莲最佳。梁代陶弘景说:建莲“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1988年该县产量达400多吨...
333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乌梅为梅实的加工品。原生汉中川谷,宋代福建已大面积种植。《三山志》载:梅子,“怀安(今属福州)侯官乡户,园林种至千万株。盐者为白梅,焙干者为乌梅,贩至江浙”。《图经本草》载:乌梅,“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福建各地有...
333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使君子原出海南交趾(今之越南),宋代福建引种。宋代马志说:使君子主治"小儿©&、小便白浊,杀虫,疗泻痢”。《三山志》载:使君子“蔓生,花红白相间,形如梔子,而棱瓣深”。明代,泉、漳、邵、兴、福、宁皆产。《闽产录异》说:“产福州郡治将军山(古...
334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栀子原出南阳川谷,宋代福建已经种植。《图经本草》绘有建州梔子图一幅,并说:“入药者山梔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为佳……古今诸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香豉、甘草等四五作汤饮……扼子亦疗血痢,挟毒热下者……又治霍乱、...
334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厚朴为芬香化湿药,原出交趾冤句(今属越南),宋代福建引种。厚朴林主要分布在闽西北、闽中等山区。“建朴”与“川朴”齐名,曾被列为朝廷贡品。建朴以皮宽而厚、色紫褐、质坚实、显油性等特色闻名于世。浦城产的“老山紫油贡朴”和"老山紫油贡根”更是供不...
334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泽泻是利水去湿泄热的常用药,原生汝南池泽。明初,建宁府已种之。以建安、瓯宁产者为地道,称为建泽泻。主产地建瓯县素有“泽泻之乡”的美名。建瓯泽泻具有个大形圆、外表光滑、色白质实、粉性足等特点。现闽南一带也大量种植。质量仍胜于外省产品。1978...
334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枳壳 《八闽通志》载:“枳壳,一曰枳实,叶似桔而小,多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闽侯县延坪乡黄埔村从河南颖川引种绿衣枳壳,其自然掉落的幼小果实称为鹅眼枳实,均具有破积消食、理气健胃之功效。此品种在中亚热带最宜生长,闽东、闽中...
334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银耳俗称白木耳,原系稀有野生药材,与人参、鹿莺、燕窝并列为珍贵补品。70年代末,古田县将银耳由段木栽培改为木屑瓶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每公斤白木耳从50年代的300多元降为10多元。银耳产量激增,用途广,已扩大作为保健食品和饮料。80年代...
334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医药志 | 类型: 植物
葛根具有生津止渴、解痉退热、透疹止泻、补胃气等功效。福建产葛根,具有粉性大、色白净,久存不易霉蛀等特点。其淀粉是夏令清热解暑之佳品。该品种在全省山区各县均有野生资源分布,1977年,全省收购123吨。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大田县已进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