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890 条 101 / 126
1501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明正德十六年(1521),兵备张柬之聚书325种,计数千册,置于括苍行院。清雍正十三年(1735),在=山教谕署丽泽斋后有藏书楼。清道光间(1821—1850),谭学镕藏书数万卷。
1502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明正德十六年(1521),兵备张柬之聚书325种,计数千册,置于括苍行院。清雍正十三年(1735),在=山教谕署丽泽斋后有藏书楼。清道光间(1821—1850),谭学镕藏书数万卷。
1503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综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董晋甫开设会文书局,销售杂书、年历。辛亥革命后,丽水县有书店、书局等16家。民国7—9年(1918—1920),有世界书局丽水分销店。抗战时期书店有:杭州正中书局、启智书店、生活书店、青年书店、建国图书文具公...
1504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机构沿革民国时期,地方政府档案由秘书处、室设股管理。1956年,丽水县委、县政府分别设档案室,建立文书处理立卷制度。1959年10月,建县档案馆。1980年,建立丽水县委档案科。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归县委办公室领导。1986年,撤县设市...
1505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机构沿革民国时期,地方政府档案由秘书处、室设股管理。1956年,丽水县委、县政府分别设档案室,建立文书处理立卷制度。1959年10月,建县档案馆。1980年,建立丽水县委档案科。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归县委办公室领导。1986年,撤县设市...
1506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档案收集1956年,征集革命历史档案30多件。1962年,馆藏全宗6个4177卷,资料500册。1983年,馆藏档案为46个全宗,6781卷,资料14种2967册。1990年,馆藏档案全宗102个21094卷,各种文史资料、政策法规、重要报...
1507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1992年,修订《丽水市直机关档案室达标和上等级的考核办法》。1996年底,市档案馆通过省三级馆的考评与验收。
1508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出版《中共丽水(莲都)党史一卷》1980年8月,中共丽水县委成立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后更名为中共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1996年11月,党史研究室与市方志办公室合并为史志办公室。2000年7月18日,更名为丽水市莲都区史志办公室,属区委、区政...
1509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出版《中共丽水(莲都)党史一卷》1980年8月,中共丽水县委成立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后更名为中共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1996年11月,党史研究室与市方志办公室合并为史志办公室。2000年7月18日,更名为丽水市莲都区史志办公室,属区委、区政...
1510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县志丽水素有修志传统,据史书记载,丽水地方志的编纂始于宋,盛于明、清。境内共编修有府、州、路、县志及专志百种。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编修的《处州图经》,首开修志之端。
1511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丽水没有专门的文物工作机构。1950年,在县人民文化馆设文物征集委员会。1951年,丽水县人民文化馆征集到一批香炉、铸马、观音像等文物。1956年,配备专职文物干部一名,从事文物整理、保护工作。1958年,在第一次全省文物普査中,调...
1512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丽水没有专门的文物工作机构。1950年,在县人民文化馆设文物征集委员会。1951年,丽水县人民文化馆征集到一批香炉、铸马、观音像等文物。1956年,配备专职文物干部一名,从事文物整理、保护工作。1958年,在第一次全省文物普査中,调...
1513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南明山摩崖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丽水市南明山。有东晋至宋、元、明、清和民国各代摩崖石刻58处,其中云阁崖12处,高阳洞15处,石梁20多处。最早的题刻“灵崇”为晋朝道教理论家、医学家葛洪所书。“灵崇”二字刻在云阁崖正中,刻石深约半指,字...
1514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丽水浙江龙——恐龙化石遗址位于联城街道白前村黄弄岗。2000年3月,为配合金丽温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在黄弄岗恐龙化石出土点抢救性发掘出土约占个体30%—40%的恐龙肱骨、腿骨、骨盆、8块颈椎和脊椎、14节尾椎等骨骼化石20多块。
1515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 类型: 正文
西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地处市区西北部,村落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山环水绕,景色秀丽,迄今1200多年。村落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村落中通京古道贯穿南北,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鳞次密集。至今保存有“南极星辉”“长发其祥”“与德为邻”等14处传统民居,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