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档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1192002022000150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档案
分类号: G27
页数: 4
页码: 1008-1011
摘要: 机构沿革民国时期,地方政府档案由秘书处、室设股管理。1956年,丽水县委、县政府分别设档案室,建立文书处理立卷制度。1959年10月,建县档案馆。1980年,建立丽水县委档案科。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归县委办公室领导。1986年,撤县设市,更名为丽水市档案科、丽水市档案馆。1986年9月,市档案科撤销,建立市档案局,为市政府直属局。2000年,撤市设区,更名为莲都区档案局(馆)。2010年末,有工作人员12人。
关键词: 莲都区 档案

内容

第一节组织机构建设
  机构沿革民国时期,地方政府档案由秘书处、室设股管理。1956年,丽水县委、县政府分别设档案室,建立文书处理立卷制度。1959年10月,建县档案馆。1980年,建立丽水县委档案科。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归县委办公室领导。1986年,撤县设市,更名为丽水市档案科、丽水市档案馆。1986年9月,市档案科撤销,建立市档案局,为市政府直属局。2000年,撤市设区,更名为莲都区档案局(馆)。2010年末,有工作人员12人。
  基层档案机构1960年,公安局、商业局、邮电局、动力机械厂、火柴梗片厂等单位建立档案室。1992年,开展综合档案室考核达标工作。1999年,实施“村档乡管”模式。2002年,完成了最后3个乡镇和4个办事处的村级建档工作。使全区村级建档率达95%以上。2003年,完成社区档案归档和立卷改革工作;由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民侨工委、区政府法制办、区档案局三家单位联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执法检査领导小组,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基层单位执行情况检查。2006年,全区20多家综合档案室已配备了档案信息化软件,实现电子检索档案。2007年,老竹镇大片村、碧湖镇新亭村被评为“省级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2009年,天宁社区档案室被评为“浙江省社区示范档案室”,创建民营企业丽水富来森绿色产业有限公司为“档案管理示范企业”,雅溪镇洪渡村为“省级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
  场馆设施建设1959年10月,建县档案馆,场馆面积50平方米。1982年,新建场馆,面积416平方米。1990年,场馆加层,面积增至835平方米。2003年,对办公室进行翻修,对屋顶进行了加盖。新增2间临时库房。2006年12月,搬迁新馆至丽水市行政中心西区档案大楼的四、五两层,总建筑面积为2780平方米。
  制度建设1991年,修订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等具体21项制度68个条款。1992年,修订丽水市直机关档案室达标和上等级的考核办法,完成档案馆省三级馆定级考评工作。1998年,晋升为省二级馆。1999年,档案工
  莲都区档案局档案库房(摄于2010年)
  作列入乡镇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2002—2009年,共6次获《浙江档案》征订先进集体荣誉。2002年、2003年召开全区档案工作会议两次。2003年,区委书记陈瑞商为《关于建设莲都区数字档案馆工作的请示》作出批示,建立莲都区现行文件査阅利用中心。出台《丽水市莲都区重点档案管理办法》《中共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向区现行文件查阅利用中心报送有关文件的通知》。2004年,区长办公会议首次专题听取档案工作汇报。2005年,全省首次数字档案馆现场会在莲都召开。同年6月《中国档案报》以《迎难而上打造新天地》为题,介绍莲都档案信息化工作。2006年,制订《莲都区档案局关于档案行政法责任制的实施细则》《莲都区档案局行政执法职权责任分解表》《莲都区档案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同年,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通过《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关于加快文化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工作要求。2007年,被批准为莲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档案工作被列入区直机关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1982年,丽水县档案科(馆)被评为省档案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莲都区档案局(馆)获全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誉。2002年,获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2003—2005年,连续3次获全省档案系统信息化评估先进单位,莲都区档案局(馆)网站荣获全省档案系统优秀网站。2009年,获全省档案系统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截至2010年,全区机关、乡镇、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部分行政村规范化综合档案室共有294家。其中,达国家二级标准1家,省一级标准4家,省二级10家,省三级11家。全部乡镇都已达到省三级以上综合档案室标准;机关综合档案室69家,全部达到县(区)级以上综合档案室标准;全部社区、行政村都已建档。区直机关现有专兼职档案员80人,其中专职25人。
  第二节档案收集与利用
  档案收集1956年,征集革命历史档案30多件。1962年,馆藏全宗6个4177卷,资料500册。1983年,馆藏档案为46个全宗,6781卷,资料14种2967册。1990年,馆藏档案全宗102个21094卷,各种文史资料、政策法规、重要报刊、统计报表等5230册。1997年,开始接收破产企业档案。2006年,开展“寻找老丽水,发现新莲都”活动,征集老照片7000多张,资料10多卷,其中有日军在丽水施行细菌战等第一手调查资料,填补了区档案馆这方面资料的空白。2007年,开展党史档案资料和省部级以上荣誉资料等重点档案的接收工作,接收了“党员先进性莲都区档案馆收藏的各类民国时期的证书(摄于2010年)教育”“非典”“首届中国丽水绿色食品节”"日军在丽水施行细菌战”等重要档案。
  2008年,开展了莲都区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当代史档案资料征集活动,征集到老干部回忆录30多篇,老照片若干。至2010年底,共计馆藏档案208个全宗,101190卷,资料7528册,其中现存民国时期档案1400卷,破产转制企业档案79家,64178卷。
  保管利用1983—1988年底,利用馆藏档案,编写《中共丽水县委机关设置和领导配备情况》《丽水县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领导配备情况》《丽水县、区、镇、乡(社)行政区辖和机构变化情况》《中共丽水县委各届委员、候补委员和常务委员名单》《丽水县历届人代会简介》《丽水市自然灾害大事记》《国家、省、地、市关于土地征用政策文件汇编》《丽水市要事汇编(1987—1990)》等19种内部资料。1991年,编写《丽水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中共党员登记名册》《1990年丽水市要事汇编》。1996年,编写了《丽水市档案馆指南》。
  1988年5月1日起,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首批满30年的档案1551卷(册),文史资料171册,报纸合订本1526册,各类法规、文件汇编3557册。1994年,举办“今日丽水档案事业”大型展览。1995年,举办“迎接96年国际档案大会在我国召开和纪念档案法颁布8周年”大型展览和咨询活动。2002年,对下岗职工实行免费查阅。2007年,对所有查档者实行免费服务。2007年,建成莲都区第一个展厅,成功举办“奋进莲都图片展”“丽水摄影获奖作品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展”。2007年,以馆藏老照片为媒介,与丽水市电视台、丽水市城建档案馆联合举办“老照片新丽水”大型电视主题系列报道活动。
  2004年11月始,投资100万元开建全国第一家县(市、区)级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搭建了相匹配的软硬件管理平台,并于次年投入使用。2008年12月,投资73万元开建二期工程。2010年,投资260万元开建第三期工程。全部完成600万页馆藏纸质文书档案及资料、部分馆藏照片和《莲都播报》录像的扫描加工及相对应的目录数据著录。
  1980-2010年,累计接待查阅者8万多人次,提供各类档案、资料11万卷(册),提供复制档案原件10万余页。
  第三节升级达标与数字化建设
  1992年,修订《丽水市直机关档案室达标和上等级的考核办法》。1996年底,市档案馆通过省三级馆的考评与验收。1998年底,通过省二级馆的考核,成为全地区首家通过省二级认定的档案馆,在抓好市档案馆自身的达标升级工作的同时,在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综合档案室,全面开展达标升级活动。至2010年,全区有国家二级档案室1家,省一级档案室1家,省二级10家。全部乡镇都已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机关综合档案室96家,全部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
  2000年以后,区档案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取得了如下成绩:完成软硬件平台的搭建,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等三大数据库建设,90%以上纸质档案、全部照片档案、音视频档案完成数字化扫描并实现与目录挂接,建立近600万页40425条宗卷级,1409957条文件级条目的馆藏文书档案,资料的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建立了档案登记备份中心。与此同时,档案馆配备了专用服务器、存储设备,通过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建立了与办公系统、互联网物理隔离的专用局域网,在服务器上部署了馆藏档案管理系统并开展应用,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接收、整理、利用、保管、鉴定、统计功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莲都档案信息网”,实现了开放档案网上查询的档案现代化目标。
  2010年,档案局取消了所有档案查询费用,包括复印件的成本费,切实减轻阅档群众的经济负担。全年档案局共接待查阅人员2836人次,阅档案卷5301卷次,复印证明材料5526张。
  1998年10月,丽水市档案馆晋升省二级馆

知识出处

丽水市莲都区志

《丽水市莲都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丽水市莲都区志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莲都区自然和社会基本情况,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力求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 本志记述年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2010年底。为保持某些事件的连续性,反映事物发生、发展全过程,方便读者查阅有关资料,有些内容如低丘缓坡开发、丽水国际摄影文化 节、古堰画乡建设专记等,记叙时间予以下延。 本志记述中的莲都区(丽水县、市)地域范围,除人物传外,均以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范围为界,本志中莲都区(丽水县、市)统计数据均为当时莲都区(丽水县、市)所辖地 域范围的数据。 本志按志书体例要求设计篇目,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编、章、节、目结构。横陈门类,纵述史实,以事分类,纵横结合。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瑞商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