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315条
专题
31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
检索条件
共 315 条
1
/
21
1
永昌县粮食作物种类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粮食
永昌地区农作物的种类,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演化的。据清乾隆五十年本《永昌县志》载,本地区当时种植的农作物有谷、黍、糜、大麦、小麦、豌豆、扁豆、黑豆、黄豆、荞麦、青稞等。1949年以后,历经人工选育与自然淘汰,形成了适应永昌地方气候...
2
永昌县蔬菜瓜果的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蔬菜
据《永昌县志》乾隆五十年本载:蔬菜瓜果有芹菜、葱、韭、蒜、菠菜、白菜、芥菜、葫芦、萝卜、胡萝卜、薤、苦苣、黄瓜、西瓜、甜瓜、菜瓜、窝瓜等。1949年后引进了包包菜,西红柿、茄子、辣子、芫荽等。1985年后永昌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有:大葱、小葱...
3
永昌县油料种类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粮食
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菜子、葵花、麻子等。
4
永昌县棉花的情况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植物
永昌种植棉花始于清代,主要产地集中在清河、宁远、双湾等地。据记载:民国三十年(1946年),县长李兆瑞从高台购棉籽35石,分配给云川镇、永安乡、水源、宁远各乡,扩大了棉花的种植面积,但受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制约,产量不高。1960年至1962...
5
永昌县农机具锨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有铁制和木制之分,铁锨,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农具之一,挖土培埂,翻耕整地,几乎达到无所不用的地步。大铁锨是一种铁匠打制的较为厚重的供专门用来挖土的农具,用时要在脚上梆上木制踏板,以增大压强。木锨,供扬粪或打麦场之用。
6
永昌县农机具镢头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镢头多用于刨挖坚硬的土地。如平整土地,植树造林时多用镢头。
7
永昌县农机具锄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锄是用于锄草、松土或播种开沟的一种工具。
8
永昌县农机具铲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铲用于锄草、松土。
9
永昌县农机具镰刀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主要的收割工具,使用频率仅次于铁锨。但随着收割机的推广使用,镰刀也逐渐退出了农业生产。
10
永昌县农机具杈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杈最初是木制,一般在横木上置木齿四枚,柄五尺许。后推广铁制的方便快捷,经久耐用。用于扬场,起场和收拾麦草。
11
永昌县农机具榔头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用长约尺许,直径约十五公分的圆柱体榆木,在侧面凿孔,置五尺许长木柄做成。主要用来砸打土块。
12
永昌县农机具耙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耙(读pā)小范围菜果园、地头平整土地用,一般在横木上置铁齿数枚,柄丈许。
13
永昌县农机具犁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由犁配、犁铧、犁杆、扶手、档杆组成。为最古老的耕播工具。上世纪70、80年代部分农户仍有使用。“二牛抬杠”所指的犁正是这一种,后来又出现了钐地犁,可有一驴、骡或马来牵引耕田。现在这些犁都基本上退出了农业耕种的舞台。
14
永昌县农机具耙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耙(读bā)长方形,长一丈二尺,宽2.5尺。桯(ting,即上下两条长横木)四寸见方,凿齿孔一排,孔内纳硬木制耙齿,上下耙齿错开,操作时压上重物,由牲畜牵引,用于春耕和秋季保墒。后又出现了铁制的耙,形式跟木制的一样,现仍使用于农业生产。
15
永昌县农机具耱的用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
|
类型:
其他
木制框架,上置耱条。耱条多用柳条或皂条编成,操作时,人立耱上,一手执鞭驱使役畜,一手拉缰绳掌握方向,同时两脚一轻一重踏压,耱便左右晃动,以求碎土均匀。多用于春耕。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