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3条
专题
13条

检索条件

共 13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磨,最初叫硙(wèi),汉代才叫磨,相传是鲁班发明的。鲁班发现人们吃面,都是把谷或麦子等原粮放在石臼里,也像舂米那样用粗石棍来捣,既费时费力捣的又少,而且捣出的面粉有粗有细,面质也不好。于是鲁班就从山上找来了两块石头,将石头凿成了两块厚度相...
2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碾子,也是用人力或畜力把谷物脱壳或碾成碎渣、面粉的石制工具,在我们这一带主要是用来碾高粱米的。碾子一般都很大,大的千斤以上,小的也有数百斤,几乎村村都有,但各家各户有的不多。石碾一般建在村的中央或方便大家使用的地方。碾子由碾台、碾盘、碾磙和...
3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白高粱产量不是太高但老百姓种植的却不少,一是因为它属于高粱中的细粮,不管是碾米焖饭、磨面贴饽饽,还是打渣子熬粥,都有一种醇香,特别是刚刚收下来的新高粱,做出饭来,更是香味诱人。故有“宁吃当年糠,不吃隔年米”一说,现在亦如此;二是它的用处较大...
4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黏高粱虽然秸秆也会长得和白高粱一样高,但秸秆有些发泡,不坚韧,瓤子(即笤帚苗子)产量也不高,刨笤帚更不如白高粱柔韧耐用,且粮食的产量也不高,不能长期做主食,只是碾成米、磨成面用来改善一下生活,焖黏米饭、蒸黏饽饽等,所以种植的很少。
5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红高粱(这里主要说的是传统的本地红高粱),秸秆不如白高粱粗壮高大,但粮食产量高,是养家糊口的主力,虽不像白粱那样好吃,但贴出饽饽来,色泽鲜红,表明光亮诱人,且有弹性,闷出的米饭呈粉红色,很耐咀嚼。其秸秆可以扎樽子,若与白粱秸秆掺在一起使用则...
6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梗绳,是用来勒笤帚苗和笤帚把的,最早是一米左右长的牛皮筋绳,后来有了钢丝缆绳,比牛皮筋绳结实、柔软还好使,就都换成钢丝绳了。用时,只需将一端连在腰带的横杠上,另一端栓上铁钩挂在脚蹬的棍子上或勾在固定好的木桩上,用力将笤帚需要禁锢的部位勒紧,...
7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铁丝(或麻绳)是用来紧箍笤帚头和笤帚把的,把洇湿的高粱苗和杆,按二寸左右的距离用梗绳勒紧,趁机缠上铁丝或麻绳,使其笤帚头部和柄部牢固硬挺。
8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便帽,就是人们常说的夹帽子,包括军帽、工作帽、鸭舌帽等等。村里干活的人戴夹帽子的居多,工作帽和鸭舌帽很少有人戴,军帽在文革期间盛行了一段时间,后来除了复员兵很少有人戴了。
9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棉帽,指絮上棉花的帽子,包括狗皮帽子和毡帽,冬天要靠的就是这三种帽子。除太冷的天气,一般戴狗皮帽子的不多(说实话,那时拥有狗皮帽子的也不多);棉帽子一般都是自家做的,式样不太好看,年轻人几乎都不愿意戴,但比较暖和,中年和老年人戴的居多。后来...
10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毡帽,则是老头们的最爱了。曾有歌谣这样传唱,“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个花棉袄,老头要顶新毡帽”。记得那时村里老头们戴的毡帽多是两耳式的,冬天可以落下两耳防寒,天暖时可用掖进帽子里。小时还听到过关系毡帽的传说。相传在越王勾践时期,...
11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草帽,主要是麦秸秆编的和高粱秆皮编的。麦秸秆编的一般都是圆顶像礼帽,单边沿较大,用以遮阳。用高粱编的都是圆形尖顶,人们叫蘑菇帽子。还有用马灵辫草编的(就是刨炊帚的那种草)。农村干活,戴草帽的时间最长,戴的人也最多。一般是春天耪地时就开始戴草...
12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锄头是农村最普通的农具。一根光滑且笔直的圆木长柄,深深地镶入一个像鸭脖子一样勾回来的铁裤里,鸭脖子那头衔接着一块薄薄锄板。锄板根据用途又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平板锄,适用于锄高粱、玉米、棉花,宽垄农作物,而另一种类似月牙状锄板打磨的光亮如镜,锋...
13
知识出处: 淡出视觉的记忆 | 类型: 专题知识
模子,是用黄土烧制而成的,图案呈凹型,有各种图案,有京剧脸谱、有人物造型、有动物、有植物。那时,模子从走街串巷的推车小商贩购买或用破烂交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