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1条
析出资源
1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鲁明” 相关
共 11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平阴文庙,位于旧县城东南隅,新县城府前街的西端,东距县政府约1公里。始建于北宋元符年间,历经元、明、清各代修葺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如今,庙宇虽部分倾圮,但主体建筑保留完整,仍为一碧瓦红墙、飞檐斗拱、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的建筑群。...
2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黄河是从东平县旧县乡前姜沟村入平阴境,向东北方向流去,流经东阿镇、刁山坡镇、平阴镇、栾湾乡、至栾湾乡东部的王营出境,流入长清县。隔河与东阿县东西相望,南北与东平县,长清县相连,全长40.48公里。河床高出地面,给沿黄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3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龙桥渡口,位于平阴县城西,平阴镇龙桥村北的小龟山下,距县城14公里。古为大清河渡口,以木帆船摆渡两岸过往行人及车辆货物,也停靠上下游来往船只。清乾隆十四年渡口对岸的于家窝设有盐埠,黄河北的聊城、堂邑、茌平、莘县、冠县、馆陶、朝城、邱县等8县...
4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东拔箭泉,位于孝直镇东湿口山村东南300米,九峪山东北脚下,西靠东山村白灰窑,北邻石料厂。为有别于湿口山之西的洪范池镇拔箭泉故名。常年不竭,汇流于西北侧的东湿口山水库。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带兵征战路经此地。因人马极度饥渴而停留寻水,刘秀见一...
5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灵醴泉,位于平阴县城西南隅,青龙山金斗峪西南坡。清光绪《平阴县志》有载,称之为“金斗峪泉”。今泉在人工砌垒的石洞中,洞高3米。水从洞壁滴下,叮咚作响,汇为自然圆池,池直径2.5米,深约1米。洞前石砌券门上嵌石匾,题“灵醴泉”三字,为乾隆二十...
6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水山叠翠 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2.5公里的翠屏山,西侧山崖间。山上林木葱绿,古柏丫杈,古迹甚多。山西侧由下而上有宝峰寺、白衣阁、玉皇庙等庙宇相连。在白衣阁与玉皇庙之间的山崖间有两石相叠,高约6米,面积约4平方米。石缝中生一古柏,树干凌空,枝...
7
石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石门,位于平阴县城西南20公里的东阿镇小屯村北的石门山上。现存石门为一高3米,宽5米,长19.5米的山洞。经考古部门判定,石门为东周时期人工开凿的石洞,历史悠久,是县境内时代最早的古代建筑。古为平阴通东阿的咽喉要道。洞底的石面上,现在仍有车...
8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孔子山孔庙(教书堂),位于平阴县城南孔村镇孔子山村西孔子山东侧的山坡上,距县城15公里,孔子山又名紫盖山。山上遍植柏树,青翠碧绿,清新幽静。孔子山孔庙始建年代不详,但明弘治三年重修时赵鼎主持由山顶迁往山东坡的石碑犹在。主体建筑孔庙南北5间,...
9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前转湾村廉氏住宅古建筑群,位于平阴县城东南18公里的孔村镇前转湾村北部,坐北向南。宅院东西宽200米,南北长200余米,东西北三面引溪水环绕其外。溪内四面高墙封闭。南面正中开大门,东南、西南开侧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有大门、前厅、中厅、厢房...
10
亭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百福亭建于1997年夏,坐落在平阴县城北侧,清新环秀的会仙山顶峰。山阴有“碧峰仙迹”景点,为平阴八景之一。亭为民族古式建筑,八角重檐,金瓦覆顶,栋梁斗拱,百福彩绘,造型古朴、典雅大方。立在亭中,举目四眺,娱目骋怀。遥瞻东方,群山起伏,东岳泰...
11
知识出处: 平阴名胜古迹 | 类型: 正文
位于平阴县东阿镇政府西的少岱山顶,吴鸿渐烈士纪念碑,由时任中共平阴县委书记的刘克昌题写,碑阴精刻吴鸿渐烈士传略,碑文由平阴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撰稿。平阴县文联副主席、文化馆馆长杨书杰书丹,吴鸿渐烈士,事变后来山东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