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青田县” 相关
共 6643 条 10 / 443
13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编记述了青田县民国到1987年的采矿业经济发展历程。
13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青田县的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情况。早在民国时期,就对青田叶蜡石进行了化学分析和地质调查,后来又有多次勘探和普查,并发现了矿产资源如钼矿、铅锌矿和碳酸气等。全县已知矿产达到33种206处。
13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青田县境内有多处钼矿和铅锌矿和叶蜡石矿。钼矿曾多次因讼事、战乱和经济困难停产。1961年和1969年分别重建钼矿,经过改造,1987年钼矿已发展成为一个中型矿山,拥有固定资产189万元。铅锌矿在明清时期曾有开采,民国时期也曾有矿企...
13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黄洋乡青田县钼矿的历史开采情况。早在民国6年就有上海聚丰矿务公司投资开采,但因讼事和欠税被封闭;以后数次投资开采尝试均未能成功。直到民国25年,经过实业部批准,省建设厅矿产采勘处派鲁循然任矿长,开始正式开采。但在抗日战争后停办、拆...
14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青田县铅锌矿的开采历史和现状。早在明清时期就有铅矿开采,民国13年曾有火柴公司进行铅锌矿的尝试开采。1958年在贵岙乡洪岩坑地区成立地方国营铅锌矿,但因种种原因始终未能稳步发展。后来在1980年,县工业局抽调地质、采矿技术人员进行...
141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叶蜡石是一种矿藏丰富的矿石,储量达到1000多万吨。传统开采法是采石工寻脉凿洞,秉烛蛇行,单衣赤足,匍匐传递。从民国12年开始,叶蜡石被用于工业,需求量激增。民国22年1月,民生商业合作社投资2000元,在双垟南山铜钱降开采叶蜡石...
142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青田花岗岩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和装饰面板材料,具有抗压强度高、孔隙率低、吸水率低、硅含量高、耐酸碱腐蚀性强等优点。青田岩体颗粒均匀,颜色多样,储量估算达5.6亿立方米。历史上石匠们把花岗岩开成石条、石块用于架桥、建屋、修路等,明代应用...
143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砂石料在温州地区的分布情况和开发利用状况。据统计,该地区砂石料总面积为1757万平方米,平均厚度约为3米,共计可开采砂石料5271万立方米。现阶段该地区每年生产建筑用砂石料约10万立方米,产值200多万元,还有工业型砂料0.5万立...
144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青田地区的矿产资源情况。石墨矿主要产于芝溪村,1958年成立了石墨矿,但因石墨质量不达标而一度停产。铁矿主要产地为仁庄、吴岸、汤洋等乡,早在民国29年,当地农民已开始洗铁砂,制造农具。萤石、伊利石、黄铁矿、高岭土等也是当地重要的矿...
145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石雕源流、青田石、技艺的情况。
14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青田县石雕在六朝至宋代、元明时期、清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等时期的发展情况。
14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青田石雕在六朝和南宋时期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六朝时期殉葬用的青田石雕小猪以及南宋时期青田石雕的主要产品等。
14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元明时期中国青田石艺术在印章、实用品和陈设品方面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青田石章在篆刻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还介绍了一些著名的青田石雕作品,如青田石雕香炉、青田石墓志铭和青田石雕佛像等。
14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清代青田石雕的陈设艺术品和海外贸易情况。青田石雕在清代被称为“图书石”,主要用于印章、香炉、壁饰等实用品和陈设品,具有精细的雕工和广泛的题材,极大地推进了青田石艺术的发展。同时,青田石雕还被选为贡品,远销海外,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
15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前青田石雕的繁荣时期,主要包括青田石雕的出口和国内销售情况以及著名的青田石雕艺人和作品。青田石雕在该时期取得了不少荣誉和奖项,其销售量和产值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石雕品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