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48条
基础文献
1条
析出资源
42条
事件
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朱子学年鉴.2015
朱子学年鉴-2011...
朱子涵养工夫研究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朱子学年鉴.2019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
朱子学通论
朱子学年鉴.2016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朱子学年鉴.2014
朱熹与中国文化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
朱子在南平:文化遗存...
朱子学提纲
朱子学年鉴.2020
朱熹的思维世界
《诸儒鸣道集》研究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朱子学年鉴(2018...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
朱子学年鉴.2021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
检索条件
与 “钱穆” 相关
共 48 条
2
/
4
16
一、前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宋代思想家朱子(1130-1200)的思想规模和发展过程。深入理解朱子思想的实质需要重新建构其曲折而不断发展的思想历程。王懋竑、
钱穆
和牟宗三等学者的研究为朱子研究做出了突破性贡献,尤其是
钱穆
的精确考证和牟宗三的深入思考,凸...
17
一、专著(包括专书、文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与中国文化
|
类型:
正文
本节收录了关于朱熹的专著、专书、文集,包括有《朱熹思想研究》 、《朱熹及宋元明理学》、《朱熹与闽学渊源》等。
18
参考文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的思维世界
|
类型:
参考文献
19
一 谢良佐的高远之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诸儒鸣道集》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对谢良佐的思想既有批评也有肯定,谢良佐的仁说以生意和知觉为核心,但其以知觉论仁的观点可能对后世学风产生负面影响。
20
三、乡饮酒礼与宋代地方官僚政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对朱熹制定的庆元礼制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其中“通变实用”的特点。朱熹在制定礼制时,强调了“礼时为大”和“通变实用”的原则,主张简化古礼并使之符合时代需要。在乡饮酒礼中,他根据实际情况对席位进行了调整,将“宾”和“介”合并,同时固定化“...
21
礼理双彰:朱熹论礼、理关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礼和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礼是理的具体表现形式,而理是涵盖一切自然、社会、人生、事物规律、法则的本体概念。朱熹强调实践和内心的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礼和理的关系。同...
22
钱穆
汉宋观的转变及其意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1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
钱穆
对“经学即理学”的评价经历了从批判到认同的转变,反映了他在汉宋观上的演变。他提出了“会通博综”的治学理念,主张考据、义理兼尽,融汉宋之学于一炉,最终回归于儒学的大传统。
23
2021年部分朱子学新书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1
|
类型:
参考文献
24
一 朱子学诠释的三种观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亚朱子学新探:中日韩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本段文字讨论了朱子学的三大诠释方向,即牟宗三先生、
钱穆
先生和唐君毅先生的观点。牟宗三先生认为朱子的心与理为二,心是知觉运用的心,理是存有而不活动的实体。
钱穆
先生认为朱子的心与理是一体贯通的,心是气的灵,具有理,但心不仅是气的心理学...
25
(五)稽考旧注,触类旁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朱熹主张结合先儒传注与其他典籍,注解经典,治经上取长补短。他重视先儒的注经方法,善于引用其他文献,批判性地吸收各家观点,并通过比较穷究异同,最终达到准确理解经典本义的目的。
26
二 近现代著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
类型:
参考文献
27
二、“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在朱熹学术中居于重要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重视“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认为这是实现仁爱的重要途径。他特别重视“克己”,并将颜子的魅力归因于他的“克己复礼”功夫。朱熹对“克己”、“礼”、“仁”等关键词非常关注,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诠释。他的学术思想体系可以从理学和仁...
28
二、朱熹对前贤“克己”诠释的博采集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在诠释“克己”这一概念时,继承了扬雄、王肃、刘炫、程颐等前人的诠释成果。他系统化和普遍化了“胜己之私”的诠释,将内在意念和外在形躯的修养工夫结合起来,以突出“克己”诠释的内在意涵。在《论孟精义》中,朱熹广泛采集了程颢、程颐、范...
29
一、“克己”是圣人成圣之根本、教人之定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高度重视“克己”诠释,认为它是圣人成圣和教人的根本途径,并将其作为自己心性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克己”是根本,圣人与众人的区别就在于能否由“克己”而得天理、忘人欲。朱熹认同谢良佐的观点,认为“克己”是根本,圣人教人有...
30
一、问题的提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以理学体系建构为视角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讨论了汉代以来对《论语》“克己”的多种诠释和理解,以及朱熹对“克己”的独特诠释和其重要性。此外,还探讨了朱熹经典诠释和学术建构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他学术内倾特征的表现和成因。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