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郭新中” 相关
共 41 条 2 / 3
16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明朝中叶,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剧烈,赋役苛重,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以刘六、刘七为首的34人,于明正德五年在河北平原发动起义,流民、饥民、“响马”和屯兵等群起响应,仅数月时间,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就发展至10余万人。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德州...
17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李自成大顺农民起义军以不可阻挡之势,于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攻占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李自成攻占北京后,旋即派大将郭升率骑兵万余人进军山东。郭升选择了在军事、经济、交通等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神京门户”德州为突破口,于同年四月初八...
18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清军入关后的烧杀抢掠和清政府的民族高压政策,严重破坏了清初的社会经济。在德州,原有中等可耕地7500顷,经战乱破坏,大量土地荒芜。据清乾隆五十三年《德州志》记载:“顺治四年查出抛荒地1125顷”,且清政府下令旗兵圈地,“四旗官兵原圈877个...
19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清光绪二十五年,德州东乡的大刘庄最早建立起以马朝林为首的义和团坛口,继之发展至小刘庄、小站庄、小孙庄和薛庄。大刘庄的马朝林、小站庄的刘旺和薛庄的薛登魁等人,成为德州义和团较有影响的首领。此后,义和团又相继发展至城东七里辅、城西坟台、滩头、三...
20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全面爆发。9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二集团军沿津浦铁路大举南犯,锋指德县威逼山东。国民党军第八十一师师长展书堂在冯玉祥将军指挥下,率部由禹城等地急驰德县城北阻击日军,战至桑园,...
21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9月30日,日军出动飞机8架次在德县城上空盘旋,并轮番轰炸县城北门、小西门和火车站。运其昌部凭借工事在北厂、长庄一带迎头痛击日军,双方激战3昼夜。日军乘机发起强大的攻城战斗,装甲车对准城墙西北段发射炮弹数百发,炮兵在长庄、前后园等地集中火力...
22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日伪宪特是日军法西斯统治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德县,他们紧密配合日伪军部队和伪警察,刺探抗日军政情报,袭击抗日根据地和抗日爱国组织,逮捕、刑讯和屠杀抗日军民及无辜群众,破坏抗日救亡运动,对德县及其周围地区军民犯下了弥天大罪。1938年1月23日...
23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在日本侵略者对德县长达8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日军除对德县人民施以军事镇压、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思想奴化外,还有恶毒的一手,就是怂恿和促使自由经营与吸食毒品。毒品的进口、种植、贩卖、制做和吸食等均达到德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当时,在德县城内...
2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德州,北靠平津,南临济南,地处津浦铁路和德石铁路交会点。津浦铁路和京杭大运河(南运河)贯通南北,公路四通八达,构成华北和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明清以来,德州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为全国的军事重镇和著名的古战场之一,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
25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夜袭黄河涯火车站 投靠日军后驻守黄河涯火车站的孔三衮子土匪武装,依仗日军的势力,横行乡里,残害人民。1938年3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津浦支队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秘密潜入德州境内,夜袭黄河涯火车站,一举全歼孔三衮子土匪武装。同时,范筑先将军...
26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1937年10月中旬,一队日军由坦克开路,沿德州至平原公路南侵。行至城南谭家铺时,日军窜至村中抢劫。村民宋福英乘机点燃日军坦克的油箱,将其烧毁。当日军赶回时,坦克已无法开动。航行途中,游击队员的宣传教育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德州船民深受启...
27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国民党军第八十一师拦截日军 1937年9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二集团军沿津浦线大举南侵,拟攻山东,锋指德州。在冯玉祥将军指挥下,国民党军展书堂第八十一师自禹城急驰德州拦截,战至桑园,日军前锋受挫。正当展书堂部拟乘胜进攻马厂之时,却接到韩复...
28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石嘉植,陕西省富平县盘石小堡村人。1916年生,中共党员,抗日战争时期任职于八路军河北冀南军区敌工部。1941年初,任德石敌工队队长。先后在德州工商业界和郊区农村中发展了一批敌工外围骨干。在城内外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
29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德县(德州)古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日本侵略军占领德县后,为牢牢控制这一战略要地,大力加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统治,其驻军多时曾达3000余人,少时亦达500余人。由于日军保密甚严,行动诡密,...
30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德县(德州)古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日本侵略军占领德县后,为牢牢控制这一战略要地,大力加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统治,其驻军多时曾达3000余人,少时亦达500余人。由于日军保密甚严,行动诡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