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德州文史》 图书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08201 |
颗粒名称: | 五、义和团抗击清军 |
分类号: | K256.7 |
页数: | 4 |
页码: | 138-141 |
摘要: | 清光绪二十五年,德州东乡的大刘庄最早建立起以马朝林为首的义和团坛口,继之发展至小刘庄、小站庄、小孙庄和薛庄。大刘庄的马朝林、小站庄的刘旺和薛庄的薛登魁等人,成为德州义和团较有影响的首领。此后,义和团又相继发展至城东七里辅、城西坟台、滩头、三里庄等德州城近郊村庄,并有了明确的口号和旗帜。薛登魁在旗帜上横书“天灵大旗”,竖写“五虎群羊”,其他人在旗帜上书写“保清灭洋”“扶清灭洋”等大字,把斗争的矛头直指西方侵略者。因德州城当时无外国教堂,德州义和团便经常派队伍赶赴外地,惩罚外国传教士和不良教民。德州义和团被迫转入河北境内继续开展活动。孙金彪强令义和团立即解散,交出首领,否则将武力镇压。 |
关键词: | 德州 义和团 清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