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程颐” 相关
共 229 条 13 / 16
181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文艺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文道合一,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的思想意志的,应该寓之于伦理纲常。
182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文化研究会的学者们对朱子学的研究成果,包括理学的渊源、内涵和派别以及朱熹思想的源流等方面。这些学者们通过对福建理学的系统概括和深入研究,将闽学概念发展为“闽学”,并对朱熹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评价和剖析。
183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以太极为哲学核心,强调其为本体,动静阴阳之根源。图解与解义深化了太极理念。
184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注《太极图说》,强调众人虽具太极但常失之于动,唯有圣人能全体太极、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达到最高境界。朱子注重静与定相通,全动静之德即全太极之道,主静是修养方法,以人极兼有二者。
185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学的“理一分殊”理念在21世纪“一带一路”新时代中具有新的启示意义。在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互动中,需要求同存异,在“分殊”中寻求“理一”。朱子的学说建立在“理”“气”不离不杂的哲学基础之上,对“一带一路”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启示。同...
186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庆历之际,士人受到范仲淹和庆历新政的广泛影响,蜀学、王安石新学等学派均与其有密切关系。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重视教育、整饬吏治、改革科举,对当时的士人影响深远。
187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明理学强调“国法”维护“天理”,将法上升到“天理”意义的高度。法的作用包括明理防范、禁畏、明刑以弼五教和以刑去刑。国法的理想目标是息讼,承认法律诉讼的现实存在并认可国法的合理性。
188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明理学强调“国法”必须顺应“天理”,法有定制,依法审判。立法应保持稳定性和一贯性,司法应追求客观实在,依法审判已成为常态。执法者不能受制于人情而违法,要保障法的公正性和司法的正义性。
189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在论证《仪礼》的经学地位时,主要依据汉唐经学成果,改变了宋代以疑经为特色的思维方式。他注重文献本义,追求复古创新,纠正宋代经学发展轨迹,引导其回归汉唐经学传统。
190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儒家道统的渊源,解析了“吾道”一词的历史背景和原意。从孔子到韩愈,儒家传播心法的脉络被梳理,明确了儒家道统的概念。
191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以来,理学家坚守儒家道统,强调心性之道。程颐、朱熹等人均称儒家之道为“吾道”,以与佛教等划清界限。元代虞集对“吾道南矣”有独到见解。明代儒者也多用“吾道”“心传”一词,强调儒家道脉的正统地位。
192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儒家道统由尧舜禹创立,历代儒家传承并不断丰富。宋代理学、道学以“理”为最高范畴,以“明道”为目标,传承儒家心法。儒家学者围绕道统展开阐发和传播,坚守儒家立场。
193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理学系统》和《福建理学之渊源》等研究探讨了福建理学的渊源问题,重点考述了古灵、福建学派的学侣和门人,并将闽学渊源追溯到宋初。
194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朴文镐与田愚争论的焦点在于人物性异或性同的问题。朴文镐主张因情明性,重视后天影响下性理展现的不同情况,而田愚则偏重于从本源处论性,强调人物同得到天地之理。两人的观点产生了明显的差异。
195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朴文镐继承并发展了韩元震的“性三层说”,将“性”分为太极之性、赋予之性、气禀之性和习成之性四层,其中前三层与韩元震的观点相近。朴文镐强调万物同一太极,冲漠无朕,至善之名,此性乃极本穷源之性。赋予之性则是后天之性中被天所赋予之理,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