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泉州市” 相关
共 4206 条 6 / 281
76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在1953年开始实行粮食统购,随后经历了“三定”工作、合同定购和议价收购等阶段。在各个阶段,泉州市的粮食收购数量和方式都有所不同。粮食议购在1979年后逐渐活跃,随着市场开放和价格波动,粮食部门进行抛销以保持库存量。至199...
77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2005-2010年泉州市粮食产销总体情况,泉州市粮食生产稳定增长,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04.2万吨。粮食销售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合同定购和议价销售,并加强了市场调节措施,保障了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城镇和农村居民的...
78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在历史上是粮食转运枢纽。民国时期,随着航运设施的改善,航线逐渐增加。抗日战争时期,粮食供应变得困难,主要靠龙溪补给。解放后,调入和征购公粮主要靠公路和水路运输。鹰厦线铁路开通后,调入粮食主要靠铁路运输。1982年后,成立多个调...
79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的粮库历史悠久,自唐代起就有官方建立的粮仓。清道光年间,泉州府有4所粮仓。民国时期,由于田赋改征实物,新建了简易仓库。解放后,新建和改建了许多仓库,并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粮食保管,如使用化学药剂薰蒸杀虫、密闭缺氧保管等。
80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9月至1952年6月,泉州市粮食部门由行政核算制转为独立核算制,建立会计科目和账册,单独计算盈亏。1979至1984年,改革粮食企业财务体制,建立购销包干、差额调拨制度,实行工业企业利润留成及商业企业财务包干、减亏分成的...
81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粮食统购统销后实施票证制度,以证为主、以票为辅,严格控制粮票发放。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凭票供应粮食品种增多,逐步停止使用部分票证。80年代以后证票制度完成历史使命,逐渐退出使用领域。
82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卷记述了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地方组织包括早期党组织及主要活动、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员会、组织建设、宣传教育、纪律检查等情况。
83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12年2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负责人、共产党员俞秀松到泉州传播马列主义。民国15年冬,北伐军东路军进入泉州,在泉州明伦堂成立兴泉永政治监察署,陈文总任监察员,共产党员李松林、辜仲钊、林环岛等人以民运指导员身份,担任监察署秘...
84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1926年至1949年)中共在泉州地区的活动经历,包括组织地下书店、开展工运、农运和学运、抗日运动,以及最终解放泉州城的过程。
85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员会包括组织沿革、历届党的代表大会情况。
86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委员会组织沿革包括区委、工作机构情况。
87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共泉州市委在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方面的工作情况。对内宣传方面,涉及各个时期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包括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大跃进、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内容;对外宣传方面,泉州市通过展览会、演出、访问交流等形式,向国...
88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1年至1992年间中共泉州市委组织干部学习的情况。涉及了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党史、社会发展史、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的著作等;也涉及了学习的形式和方式,如在职轮训、脱产训练班、培训班、读书班...
89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后的泉州市开展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包括废除国民党政权机构、进行镇压反革命运动、改革社会习俗和制度、推行民主建政和土地改革、实施社会救济和扶持生产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的思想受到扭曲,但之后泉州市积极推行精神文明建设,...
90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成立协商委员会、吸收各界人士参与抗美援朝等行动,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统战工作。在私营工商业改造、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和社会变革中,统战工作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得到了党外人士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