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沂水县” 相关
共 649 条 17 / 44
241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新华社山东分社鲁中二十日电)鲁中军区司令部发表公报称:正当正面战场形势危急,衡阳失守,适值秋收在即之际,敌五十九师团主力对我鲁中之鲁山新、蒙开始分区轮回扫荡,我为更有力地配合正面战争,牵制敌人,粉碎敌人扫荡,更进一步改善与巩固我根据地,作...
242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九年阴历五月,我在山东纵队特务团三营七连当排长。二十九日,我们团与进山扫荡的日宼在沂水县良水区一个叫黑土洼的地方交了火。在我军反击战斗中,我被敌人的一颗子弹从左腰贯穿,当即跌倒在地,后来被抬送下山。当地党组织把我转移到大崮山下大石屋村...
243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沂水瑞麟小学建于一九三O年春。沂水早期共产党员邵德孚任校长。该校所以以瑞麟名之,是为了纪念沂水同盟会烈士周瑞麟。周瑞麟字次丰,原名建镐,沂水北关人。晚清留学日本,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加入了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一九0六年)归国,在沂水暗...
244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穆陵关位于沂水城北五十公里马站镇关顶村中(关顶村就是因关得名),地处大岘山上,界于长城、书案二岭之间。原来关楼高耸,城墙蜿蜒,关下山谷峻狭,地势颇为险要,因此,有“齐南天险”之称。
245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八二年五月,黄山铺乡东河北村群众在村北一高土台地推土时,发现一座古墓葬。
246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时,有贵州荔波县人黄泽霈(字云从,水族人)署理沂水县事。到任之初,即摒弃缛节,轻装简从,赴沂接印。上任伊始,即细察民情。得悉端倪,随采取新政。黄公为官清廉,屡树新风。政绩颇著,略记种种。
247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三年沂水县县长赵莲塘因贪赃被革职,张里元由文登调任沂水县长。当时国民党政治腐败,社会混乱,土匪遍地,群盗蜂起。张到任后,为维护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并希图有所振作,故采取了一些戒烟禁赌、剿匪除害、缉盗安民等社会治安的措施。这在客观上也起到...
248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三年春在山东沂水县黄石山曾发生了一次农民暴动,结果是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下,三千七百余无辜的生命,遭到了血腥的屠杀,造成了惨极一时的“黄石山大惨案”,在山东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惨痛的一页。
249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王一民写的《关于韩复榘统治山东和被捕杀的见闻》一文中,“表面严厉,甘受蒙混”一节,所述沂水山区黑旗会大惨案的情况,与事实颇有出入。这一件杀死老弱妇孺民众七千余人左右,骇人听闻的大惨案,发生在沂水县西乡黄石山,距我住...
250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统战工作在沂水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这项工作,主要是按照我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进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为主体的、团结一切抗日力量,进行抗日战争的路线和策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是从三五年...
251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四四年九月,我鲁中军区十二团在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孙继先同志的指挥下,胜利完成鄌郚歼敌战役后,集中在沂水北部马站一带休整。一天拂晓,我们正在团部操场上会操,全团的同志都处在胜利的喜悦中,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等待着叶开团长回来传达新的战斗任务...
252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中沂水县对崮顶战斗是国共双方部队联合抗击日军的一次血战,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在军事上的一个成功范例。
253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环沂邑大半皆山,其大者即《周礼》之东镇沂山也。巍然峙于邑之北。其东北、西北、西南一带,皆层峦迭岩,山石确荦①,鲜有沃土。又沂沭两大水皆出邑境。沭水经沂境百余里,即入莒州境。沂水自沂河头发源起至沂之葛沟庄止,曲折经行于邑境者几四百里焉。每迂夏...
254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郑佐衡先生名世均,字佐衡,沂水北关街人,是同盟会员郑瑞麟先生之次子。二十年代初,毕业于山东农业专科学校。1924年,在县立乙种蚕业学校(1925年改名为县立职业学校)任教,主讲“植桑”、“育蚕”等课程。
255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沂水师范讲习所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由省教育厅批准开办。七月开始筹备,八月十七日招生,九月一日开学上课。校址接用原县立初级中学旧址,即清代考棚(县政府院东侧),总面积6000平方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校址迁往“山西会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