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武清县” 相关
共 2669 条 20 / 178
286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解放初,武清县人民政府未建立专门统计机构,由相关科室兼管统计工作。1952年设统计科,配备专职统计员。1954年取消专职统计员,改由相关人员兼管。1958年至1961年间,在不同层级单位设置专职统计员。1967年设立计划统计组,...
287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文介绍了解放初至今农业、工业、商业、物资、劳动工资、基本建设、文教卫生等领域的统计内容及变化。其中,农业统计在1953年后以农业社为重点,1981年增加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户建房统计,到1990年统计报表达29种;工业统计在1952年重点...
288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了中国某县在解放初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在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进行了私营商业基本情况调查。在1958年,对常庄和安子上农家进行家庭收支综合调查。1961年增加了农产总值年报。在1964年和1965年进行了夏、秋粮食产...
289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武清县的物资管理体制和统管物资购销情况,以及仓储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290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描述了中国解放前后物资供应管理的变迁。在解放前,物资由私人经营;解放后,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经济轨道。在解放后的几十年间,通过中央统配和县计划委员会的调配,实现了钢铁、木材、煤炭、水泥等主要物资的统一供应。同时,建立了供销合作社、木材公...
291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提供了一系列关于不同年份农业和工业物资供应的数据。从1953年到1990年,农业木材、钢材、水泥的供应量逐渐增加。在80年代,物资购销量继续增大,不仅有工业物资的供应增加,还有计划外物资的购进。物资部门的销售额也显著增加。这些数据反...
292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建国后对集市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建国初期,集市贸易受到限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开放的推进,集市贸易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后,集市贸易得到了更加规范的管理,同时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
293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主要概述了1940年至1990年期间武清县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
294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武清县50年代木材公司露天存放木材,70年代建成多座仓库单独存放不同专业产品,90年代物资部门拥有12万平方米露天货场和12幢库房,存储能力达12吨/平方米。
295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武清县解放前,县内已有小贩收购生铁、麻绳等废旧物资,1954年县供销合作社建立工业原料废品采购站,各基层供销合作社采购站也增加废旧物资收购业务,1977年收购品种达40余种,年收购值为143万元,1990年收购品种增至60余种,...
296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主要概述了武清县市场管理和交易管理的发展历程。
297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武清县的工业主要是个体手工业,商业以小商贩为主。产品包括苇帘、苇席、席箔、柳器、蓑衣、草帽、黄蜡。1942年有241户从事手工业,商铺达840户。1949年有2601户从事工商业。解放初期私营工商业得到发展,1954年有8333...
298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武清县从解放初期到1990年,县内工商企业的证照管理逐渐规范化和统一化,进行了多次的换证和整顿工作。
299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武清县在解放前和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境内缺乏经济合同管理机构。然而在1959年,由于城市统管物资的加强,一些公社与国营和集体工商企业签订了价格高于国家牌价和限价的销售合同。随后,县政府和市场物价委员会开始加强合同管理,并对采...
300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介绍武清县在民国时期,食盐由官方销售,私商设分销处向天津盐务局包销代销,私人贩卖被禁止。此外,禁止使用金圆券及“洋”毛巾、“洋”香皂等物品,违者将受到处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