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林绍” 相关
共 10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许多古建筑和遗迹。古城县署建于唐朝,历经多次修建,目前保存的有大堂一座,改建为历史博物馆。城垣建于宋元明等朝代,现已部分损毁。学宫始建于唐朝,经多次迁移和修建,现存者有明成大殿。此外,还有城内外的社...
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文化底蕴雄厚,名人多,相应地名人坟墓也多。现辑录《福建通志》、《漳州府志》、《漳浦县志》所载有关今漳浦县的名人坟墓及《漳浦县志》点校本所补入者,共得名人坟墓140座,每座均介绍其有关资料。
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明代时期文人著书立说、结社吟咏的盛况。
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代文学家卢维祯以及与其交往的乡友林士章等人的故事,重点描述了卢维祯与林绍间的诗文交流和官职经历。文章详细阐述了两人在官场和归乡后的交情与诗文往来,进一步描绘了林绍的家庭府第“司马第”以及乡友间的交情。作者还指出了文中一些人物和地...
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林姓宗支及其分布,漳浦林姓大部分为晋代林禄的后裔,主要宗支有路下林、乌石林、港头林、打山林、浦北林、芦卿林、柴桥林、新路林等。这些宗支在漳浦县内广泛分布,分居各个乡镇场。文章还提到了林姓在福建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世系,以及一些名人...
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林氏黛峰家庙是漳州市的古建筑,由六世祖林敬创建于1569年,历时三年完成。家庙占地910平方米,建筑面积405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家庙内保存着明万历年间创田租碑和多块牌匾,是漳州市文物点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氏家族聚居于港头村,...
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历史上共修编了七次县志,包括明嘉靖九年、明万历七年、明万历三十三年、清康熙三十七年至三十八年、清光绪十一年、民国十七年和民国二十五年。新编县志已出版,共38卷200多万字,卷帙浩大,内容丰富。
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漳浦县大南坂农场下楼村梁山水磨坑的巨石上,有一处明代摩崖石刻,记录了梁山木水被豪强占为己有,当地百姓两次告官,经姚、朱二位知县宪断,梁山木与水归军民共有的历史事件。碑中“朱、姚二侯”指漳浦县知县朱廷益、姚东阳。摩崖通高160厘米...
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诏安政协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包括机构完善、制度健全、工作发展以及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文章还列举了政协在各个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组织学习、履行职能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建筑
墓在赤土溪东村眉力水库边,坐西南向东北,为大型石墓,称“飞雁落山”墓。因港头林氏祖孙三代都任过知府,也称“港头知府墓”,实为“副使墓”。墓碑文:“赐进士、中宪大夫、山东按察司副使、奉诏致仕、前兵部武库郎中碧潭林先生,诰赠宜人元室黄氏、诰封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