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林偕春” 相关
共 23 条 2 / 2
1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漳浦县大南坂农场下楼村梁山水磨坑的巨石上,有一处明代摩崖石刻,记录了梁山木水被豪强占为己有,当地百姓两次告官,经姚、朱二位知县宪断,梁山木与水归军民共有的历史事件。碑中“朱、姚二侯”指漳浦县知县朱廷益、姚东阳。摩崖通高160厘米...
17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山城镇的山城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全村有众多名人故居、古庙古宫庵和古路街巷,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介绍了山城村的概况、名人故居、古庙古宫庵及古路街巷,展现了这个古村的独特魅力。
18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云霄县在明清时期就已开展对外贸易,主要出口本地土特产,进口犀牛角、象牙、胡椒等海外特产。清末民初,因战乱等原因,对外贸易一度停顿。直到1965年,云霄县成立外贸站,对外贸易重新复苏。主要出口农副产品,如鸡毛帚、竹塔泥蚶、下坂枇杷、...
19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林偕春是明嘉靖四十四年的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等职,著有《云山居士集》等。他手书真迹首次被发现,为研究其书法艺术和明代闽南风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20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云霄县的莆美堡和英济宫是明代和清代的古建筑,在历次兵灾中起到防御作用。莆美堡建于1505年,曾被倭寇围攻,但因坚固而得以安全。英济宫建于1502年,是奉祀莆美张氏四世祖姑张云的神庙。
21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辑(总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云霄地区,明嘉靖至万历间翰林院编修林偕春的《官桥观竞渡》书法作品为当地现存最早书法作品,其字迹清丽典雅,俊秀飘逸,备受珍藏和赞赏。随后的清末至民国时期,多位书法家如张存诚、张藻翔、方元均、高楚珍、黄碧湖、吴里千、高张栋、石润华、...
22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时代: 不详
林士章(1524—1600年),礼部尚书。字德斐,号璧东,漳浦县乌石大厅北平村(今旧镇浯江村大厅边)人。自幼沉默聪颖,志向不凡,博闻善记,读书紫薇山中,为文有大雅之风,福建提学朱衡以国士待之。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中举人,次年联捷,廷试...
2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文学
《户部郎中胡文耀画像赞》是林偕春所作的一首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