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对外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805
颗粒名称: 云霄对外贸易
分类号: F752
页数: 4
页码: 64-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云霄县在明清时期就已开展对外贸易,主要出口本地土特产,进口犀牛角、象牙、胡椒等海外特产。清末民初,因战乱等原因,对外贸易一度停顿。直到1965年,云霄县成立外贸站,对外贸易重新复苏。主要出口农副产品,如鸡毛帚、竹塔泥蚶、下坂枇杷、活蟳、银耳等。1978年以后,对外贸易的品种和总值均有所增加。
关键词: 云霄县 对外贸易

内容

云霄对外贸易,据厦门海关史料记载,明隆庆元年(1567)取消海禁后,海澄月港设“洋市”,准贩“东西洋”(东洋指今文莱以东的菲律宾、日本等国;西洋指今印尼、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一时中外海船停泊,五方商贾云集。时云霄有20多艘帆船川走月港,以本地土特产到“洋市”易取白银、大米、药材,并引进“番薯”(地瓜)、“淡巴菰”(烟叶)种苗。万历十七年(1589)准许月港航行东、西洋商船80艘,后增至110艘,其中云霄占12艘(每艘100吨位以上),输出粗瓷器、陶器、蔗糖、果品、药材、小铁器以及工艺品(以泥塑佛像为主),输入犀牛角、象牙、檀香、胡椒等海外特产。林偕春《云山居士集·兵防总论》也载:“一自西洋禁开,番船岁出,奸刁之民,往往有藉饷船而私至日本者。或始以日本而终以西洋……商船漕粟往来如织……其入市吾邑也,必于铜山、陆鳌、镇海,而内则直至云霄旧镇。”可见,当时云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盛。
  从明天启二年(1622)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于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澎湖和郑成功的抗清活动,海运阻塞,我县对外贸易完全停顿。
  康熙二十三年,统一台湾后,重开海禁,并成立福建海关,以福州南台和厦门为对外贸易“正口”,云霄外贸复苏。雍正六年(1728)福建饥荒,云霄通过厦门进口大量暹罗米。乾隆二十二年,一度关闭福建海关,云霄货物改从广东汕头出口。翌年,厦门重新开放,云霄可从厦门、汕头两口开展对外贸易。
  嘉庆以后,侨居东南亚各国的云霄籍人,回乡省亲日益增多,其中不少行商,称为“客头”。回乡时收购土产,如观音串、枸杞等药材及咸金枣、陈年萝卜干运往国外。进口货物有染色布、印花布、粗斜纹布、土耳其红棉布、印度棉花和棉纱,以及铁条、铁丝、铝、锡、水银。铁条主要用于制造铁钉。锡加工制作各种家用器皿和锡箔,再供出口,还有台湾花生饼,爪哇油饼等肥料。此后,鸦片也是大量进口物资之一。光绪年间,我县出口物资增多,除原来的品种外,还有蜜金枣、银鱼干、峢屿咸糕、烟丝、粗纸、面线等农副产品。
  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给日本,台湾淡水、基隆、打狗(今高雄)、安平四个口岸开放,云霄商船经海关(铜山)监管征税后,与这些口岸进行直接贸易,年贸易额白银近200万两。
  1912年,民国成立后,虽然军阀混战,但云霄僻处东南沿海,对民间外贸影响不大。经营南北京果什货的商家,收购海产品、药材、毛皮、生猪、肉松、鸡鸭、鸭苗、水蚊出口,其中水蚊(产于马铺坪尾、溪口、前涂等地)年出口100石以上。抗战前,鲜鸭蛋主要由协美、集成昌、通成行三家经营,年出口7000担(其中协美行占40—50%),每年端阳节、中秋节还销出一些咸蛋。鸭苗年销140多万只,直运香港、新加坡等地。经营布匹绸缎的大商户,如永记、仁兴等商家,收购农土特产(如竹著、粗碗等),运至台湾、日本国的神户、大阪等地,采购价格低廉、花色新颖的东洋布、人造绸缎、印度绸和香芸纱等运回本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元月,在东山观音澳设立“民船管理分卡”,管理从事外洋贸易之民船。是年,云霄走私活动猖獗,输出白银、银元、银块,输入日本煤油以及白砂糠、火柴、水银、化肥、布匹等。
  民国廿六年十一月,因抗战爆发,沿海封锁,与台湾民间贸易停止。以后,厦门、汕头相继沦陷,民间对外贸易全部停顿。抗战胜利后,对外贸易虽一度恢复;但美国商品,如石油、化肥、药品、布匹、服装、面粉、罐头、卷烟、园珠笔,以至玻璃、丝袜、鞋帽、香水、胭脂、口红……大量倾销中国,充斥市场。接着,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滥印纸币,增加税赋,巧取豪夺达到顶峰。对外贸易除少数投机商畸形发展以外,正当的外贸商家均陷入困境。东山海关支关也于三十八年七月十日奉令裁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对外贸易,实行以部门为基础的国家统辖制,五十年代后期,由供销社、食品公司、土产公司按上级下达任务,收购农付土特产出口,如生猪、家禽、家兔皮、什皮,羽毛、水蚊、木薯粉、蜂蜜等,年出口总值达4万元。
  1965年县成立外贸站,当年出口商品收购总值117.25万元。其中鸡毛帚出口日本、泰国。竹塔泥蚶、下坂枇杷、活蟳、银耳获得外商赞誉。1971年和平农场、常山华侨农场的红茶、乌龙茶出口2805担。1975年下河金枣恢复出口1500担,常山农场首次出口胡椒子1吨。1976年省确定云霄为瘦肉型活猪出口十大基地之一。当年出口活猪4567头。1978年全县出口品种增至28个,总值252.65万元,1979年总值增至328.56万元。
  1981年常山、云霄罐头厂出口罐头442.94吨,1982年增至741.06吨。水产品出口,由水产公司直接经营,也允许个体户经营,年均出口量400吨。1983年5月,试销云霄食品厂鱼露86吨。出口商品由过去的农副产品变为以工业食品为主。1984年出口总值1155.42万元。1985年、1958.12万元,其中罐头增至5497.01吨。1987年突破3000万元,其中羽毛出口10.03万斤,成为本省羽毛收购出口超十万斤县之一。1988年2月,列为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县后,当年出口收购总值达3440.47万元,净创汇584万美元(占全市县区的三分之一),被评为出口创汇先进县。
  本县对外贸易以“为国家多出口多创汇”为宗旨,认真扶持,建立出口生产基地。至1988年,已有35种出口商品运销港澳、日本、美国、西德、加拿大及非洲部分国家,其中“下坂枇杷”、“竹塔泥蚶”、“云霄金枣”、“云霄肠衣”、“云良鸭”,均被评为省出口名优产品;芦笋、蘑菇罐头年出口逾万吨;鱼露、肉松、米粉、蛏、对虾、石斑鱼、茶叶、胡椒等饮誉国外。猪、禽、蛋与水产品的出口日益增多。云霄已逐渐成为港澳的食品供应地之一。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本文收录了追述汤铭盘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后云霄见闻、张达卿在辛亥革命前后、忆先父谈云霄庆祝民国成立、乌山游击队政工团追忆、解放初的“青干班”和“文工团”、乌山游击队活动亲闻、解放前后亲历二三事、忆胡耀邦同志来云霄、云霄县抗敌后援分会纪略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士康
责任者
林偕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