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山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736
颗粒名称: 历史文化名村——山城
分类号: K928.9
页数: 5
页码: 64-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靖县山城镇的山城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全村有众多名人故居、古庙古宫庵和古路街巷,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介绍了山城村的概况、名人故居、古庙古宫庵及古路街巷,展现了这个古村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南靖县 山城村 历史文化

内容

一、概述
  南靖县地处闽西南交界处,山城村是南靖县县城所在地——山城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中心,距漳州市区33公里,毗邻平和县。四周有紫荆山、麒麟山、江滨、月眉、南苑等5座公园环抱。全村面积2.1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现有住户860户,3385人。随着福建土楼(南靖)旅游业的兴盛,该村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
  该村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的沉淀十分浓厚,全村共有名人(宋末帝赵昺、清太后慈禧)故居2处,古庙古宫庵20处,古街9条,古巷18条。
  该村民风淳朴,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民间传说不仅俯拾皆是,且代代相传不衰。
  二、名人故居
  ①慈禧太后故居。位于中山路后的美人巷。美人巷“文革”中被改为“工农巷”至今。清咸丰年间,15岁的玉兰(后为慈禧太后)因来漳州寻找被太平军杀害的养父惠征不遇,欲投芗江自尽,被乘船回乡的村民阮逢时搭救,收留于此达五个多月,此无名小巷遂被称人为“美人巷”。玉兰进宫后成为咸丰皇帝的宠妃,即赐建阮氏府第一座(二层楼三进院落)于此。少年慈禧流落山城的故事代代相传。
  ②宋末帝赵昺故居。位于圩尾街西端的钱坂庙,俗称“皇帝殿”。始建于宋末祥兴元年(1278年),祀奉晋代名相谢安(俗称王公)和“三宝佛”及宋末帝赵昺,庙因陆秀夫曾于此坂野上铸钱币而得名。相传宋末帝赵昺曾于1278年5月底在该庙旁的旧土楼的黄氏宗祠登基,次日便逃亡广东崖山。次年二月,在元军的打击下,南宋王朝灭亡,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尽忠。山城村民闻讯后曾建赵昺衣冠墓于庙前,还刻“皇帝万岁”木匾神位于庙中朝拜,今木匾和赵昺的圣旨牌仍存在庙中。
  三、古庙古宫庵
  (1)武庙。位于闹市中心,俗称“大庙”、“帝君庙”,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1986年抬升重修,建筑面积189.5平方米,为二进二廊一天井布局,庙前有土埕、石旗柱、照壁等配套建筑,1996年被列为福建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祀奉三国名将关羽。
  (2)观音亭。位于武庙边,为当年武庙之附属建筑,始建时间与武庙同。祀奉观世音菩萨。
  (3)注生娘娘宫。位于民主西路口,武庙左侧,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占地面积61.52平方米,单开间单进,砖木结构。祀奉注生娘娘陈靖姑。
  (4)三官大帝庙。位于武庙对面,面积20平方米,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祀奉“三界公”和张天师。
  (5)碧阳宫。原名碧云宫,位于人民路与中山街交汇处的中山桥头,俗称林太师庙,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1938年,因避日机轰炸,南靖县城从靖城迁山城镇,将朝阳庙僻为县衙,把朝阳庙的大众爷公神像香火移并于碧云宫(当日发生三级地震),各取一字,名为碧阳宫。解放后,县政府退还朝阳庙,但“碧阳宫”名字至今未改回。碧阳宫祀奉的太师公,乃明嘉靖年间进士林偕春,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员,其父林文贡原籍南靖,后迁云霄县,生偕春,今云霄县建有云山书院以纪念。
  (6)朝阳庙。位于解放路口芗客隆商场后的小巷内,始建于明末崇帧年间,民国十三年重修。(迁并时间详见《碧阳宫》),祀奉大众爷公戚继光(一说水鬼投胎升神明)。戚继光为明代抗倭名将。
  (7)南兴庙。位于碧阳宫左侧,面积不足10平方米,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祀奉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
  (8)水潮宫。位于碧阳官左侧,与南兴庙隔壁,面积不足10平方米,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祀奉宋代名医——保生大帝吴夲。
  (9)祖师公庙。位于新中山路中段,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祀奉唐代高僧杨义中(俗称三平祖师公)。
  (10)兴仁宫。位于新中山路中段,祖师公庙左侧,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祀奉玄天上帝。
  (11)半壁顶庙。位于新中山路中段,祖师公庙左侧,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祀奉太阳神和土地公,因最早供奉于一家私宅的半壁顶上,故名。
  (12)硕兴庙。位于人民路“每家买”商场后,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祀奉财神赵公明(《封神榜》人物),赵公明在当地民问传说中为伽蓝爷。
  (13)安美庵。位于大菜市场左侧的安美社,始建于宋末祥兴元年(1278年),祀奉王公——晋代宰相、淝水之战的指挥官谢安和观世音菩萨。
  (14)王公庙。位于新华路中段。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祀奉晋代名相谢安(俗称王公)。
  (15)六座福德正神庙。分别是位于南靖县进修学校围墙后的开山祖庙(俗称圩头庙)、位于民主路尾的圩尾庙、位于美人巷水阁边的硕仁庙、位于大庙口古榕下的碧江庙、位于民主路南侧的加兴庙、位于月眉公园内的月眉庙。这6座庙宇除开山祖庙较大外,均为小庙。祀奉的神明皆为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公,俗称“伯公”,相传为春秋人张挥。
  三、古路街巷
  山城村的古路街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较为出名的有:中山路、新华路、解放路等大路和专卖大米小麦等粮食的麦仔街、专卖柴草的草仔街、专卖杉木的杉行街、专卖猪羊狗肉的羊肉街、专卖木桶农具的桶仔街、专卖橄榄香蕉等水果的橄榄街、专卖盐巴咸水产品的盐馆街和处于圩尾菜市场的圩尾街及位于武庙后的庙后街等9条古街。较为出名的18条小巷是美人巷、马巷、鸭巷、门巷、女人巷、浸水巷、和春巷、茂记巷、商会巷、面巷、偷吃巷、祖师巷、向巷、靖山巷、华民巷、下井巷、前进巷、梨园巷,还有一些无名小巷。
  ①中山路。位于县城繁华地段,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初名内街,1938年,县治从靖城镇迁往山城后重修,更名中山路。如今尚有店面120多间,皆为二层骑楼。许多老商号如:鸿美、美南、隆昌、泰源、布行、长裕昌、茂泰、洽茂、五谷行、和茂、大发、茂记干果店、大中糖果店、春兴米香店、大安药房、卤肉枝饮食店、永泰金银店、源茂酒业、怡美酱业、南平烟丝店、大益书局、同吉文具店等至今仍清晰可见。
  ②美人巷。详见《慈禧太后故居》。
  四、传统民俗活动
  山城村传统民俗活动自古以来就非常盛行。舞狮(狮艺)、弄龙(龙艺)、棚仔戏、跑马、对台戏、木偶戏等活动十分频繁。最为热闹的是扎彩楼。该村扎彩楼由武庙、杉行街硕兴宫、水阁硕仁庙3座古庙各扎一座。武庙扎的彩楼最大型,有四个台面,高达7层(9丈6尺),另两座庙扎的彩楼较小,只有一个台面。彩楼第一层做戏台,演潮剧,二层以上的都由彩色纸扎成各种人物、动物和山水花卉,各层都点有油灯百盏,还请道士在顶层舞剑作法,敲爪哇锣。该民俗活动每逢鸡年农历十月举办一次,持续十天十夜。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本书为南靖文史资料 第三十三辑收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名人与南靖、中国景观村落等栏目,内容包含了仰望星空、革命圣地巡礼、烈士鲜血染关山、从南靖土楼出去的四位新四军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戴生来
责任者
谢新鎏
责任者
赵昺
相关人物
阮逢时
相关人物
谢安
相关人物
陆秀夫
相关人物
关羽
相关人物
陈靖姑
相关人物
张天师
相关人物
林偕春
相关人物
林文贡
相关人物
戚继光
相关人物
赵公明
相关人物
吴夲
相关人物
杨义中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靖县政府
相关机构
源茂酒业
相关机构
大益书局
相关机构
茂记干果店
相关机构
大中糖果店
相关机构
春兴米香店
相关机构
大安药房
相关机构
卤肉枝饮食店
相关机构
永泰金银店
相关机构
怡美酱业
相关机构
南平烟丝店
相关机构
同吉文具店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