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教育” 相关
共 249 条 1 / 17
1
知识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党务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了第一节党建工作、第二节管理职能、第三节制度建设、第四节内设非正式组织机构、第五节宣传工作、第六节工会工作、第七节共青团、第八节妇女工作与计划生育、第九节精神文明建设、第十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安全生产、第十一节机关...
2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包含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制度、组织机构的内容介绍。
3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2001年,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年底,广饶县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迅速展开,王道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王孟梅为组长的学教活动领导小组,镇党委委托郭成旺来我村协助指导。学教活动分动员准备、...
4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 类型: 正文
王道村自立村以来,王道人历来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培育人才。至解放前,考取功名称号的就有21人,为王道村的历史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王道村的教育发展迅速,人才辈出,有不少人担任了处级以...
5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编有十二章分别是:第一章教育机构,第二章教育改革,第三章学前教育,第四章九年义务教育,第五章普通高中教,第六章职业教育,第七章成人教育,第八章教学研究,第九章招生考试,第十章教师队伍,第十一章学校建设,第十二章教育经费。
6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有三节分别是: 第一节县教育局, 第二节乡镇教育机构,第三节县直学校。
7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1984年,县教育局内设人事秘书股(兼办公室)、计划财务股(含审计)、普通教育股、职业教育股(含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招生办公室、教学仪器站(含电教)、教育工会。暂设史志办、信访办。1987年10月设团工委。1988年10月设勤工俭学办公...
8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1984年7月公社改乡后,全县17个乡镇设16个教育组(刁口乡未设),乡镇教育组长由乡镇分管教育领导兼任,另配副组长1名,业余教育和小教辅导员各1名。1988年后两辅导员改称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校长和中心小学校长。1993年10月,县机构改革后...
9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1986年全县有县直学校8处:利津一中、利津二中(均属完中),利津三中、利津五中(县属初中),利津县第一农技中学、利津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实验小学和县直机关幼儿园。2000年8月,县教师进修学校并入职教中心;县直机关幼儿园并入县实验幼儿园。2...
10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有四节分别是: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学校机构与编制,第三节学制和课程设置,第四节高中学校简介。
11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属非义务教育学段。1988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高中教育逐步形成独立的学段。
12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1986年,全县两所完中内部机构设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配有1名人事秘书,并设有党支部、工会和团委。1990年后增设政教处和办公室。配备校长1人,副校长1-2人,教导、总务、政教、办公室配主任1人,有的处室配副主任。1991年后学校建立年...
13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描述了高中学制自1981年起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1986年,从高二或高三实行文理分科。使用全国统编十年制高中教材,分必修课和选修课。2000年后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实验教材修订版本。学科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
14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第一中学,利津县第二中学的学校简介。
15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章有四节分别是:第一节小学、初中招生,第二节高中、中专招生,第三节高校招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