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拜城县” 相关
共 610 条 8 / 41
106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秦汉时期,县境为姑墨、龟兹属地。匈奴征服西域后,受其间接统治。汉神爵二年(前60),设置西域都护府,姑墨、龟兹等西域36国归属西汉。东汉后期,姑墨为龟兹吞并,县境统归龟兹辖。
107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乾隆统一天山南北,赛喇木(赛里木)属(兼辖拜),其东至赫色勒郭勒,接库车界;西至哈喇乌苏,南至木素尔郭勒,逾河,接沙雅尔西南境外地界;北至天山,逾山,接天山北伊犁西路界。拜东至哈喇乌苏;南至木素尔郭勒,逾河,接沙雅尔西南境界;西至什喇勒台...
108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0年(1931),拜城县下设1个镇、4个区、32村。
109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赛里木乡政府驻托喀其买里村,位于县城东面,东与克孜乡为邻,南以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隔山相望,西与托克逊乡接壤,北部以天山为屏。东西长15.5千米,南北宽70千米,全乡面积971.75平方千米,是县内面积最大的乡,辖15个行政村、1个牧场、52...
110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拜城县踞天山南麓,冰川雪峰之下溪流潜行,丘陵戈壁之间绿洲点缀,木扎提等5条河流徜徉于县境。高山与盆地相接,云杉与荒漠并存,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北部凉爽,中部温和,南部炎热,有适合耕作的土壤,自古为人类垦殖,地下资源丰富,更为今日人们带来福音...
111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环拜城盆地四周皆山。天山山脉在县境北部呈东、西走向,长约184千米,宽28~60千米。后山区呈高山地貌,一般海拔高度在3 000~4 000米之间,最高峰雪莲峰海拔有6 627.3米。山顶大多终年积雪,冰川广布,谷地细狭幽深,为县内5条大河...
112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域大风不多,全年平均为12天,最多年份25天,最少年份5天。4~8月大风较多。
113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三编 人口 民族 宗教
114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乾隆二十五年(1760),赛里木、拜两地数十户维吾尔族人奉命至伊犁屯田。清光绪八年(1882),拜城置县后,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措施,外地官吏来拜城县主持政务,调出调入者渐有增加。
115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后,内地数千人自流至拜城县谋生。1960年农村部分人口外流。1962年县公安局采取措施,控制外地人口自由流入,收容自流人口1 064人,其中就地安置250人,遣返510人。1977年部分已在拜城县落户的自流人员又举家返回原籍。19...
116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拜城县人口主要聚居于拜城县哈里铁克山与却勒塔格山之间的绿洲盆地,由东向西呈长条状分布于今黑孜乡、赛里木乡、托克逊乡、亚吐乡、康其乡、拜城镇、米吉克乡、温巴什乡、察尔齐乡和北部矿区。以南部公路(省道29~46线)两侧较为稠密,北部山区稀疏且分...
117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0~15岁人口,1982年全县61 326人,占总人口的40.86%。1990年72 240人,占42.6%。比 1982年增 17.8%。
118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境内汉族居住历史很久。远在汉代,就有“秦人”(屯兵、驿卒的后裔),但人数极少。
119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应盛世才的邀请,中国共产党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农学院派两批共产党员来新疆工作。民国28年(1939)1月,中共党员蒋连穆(蒋寿茂)调任库车、沙雅、拜城、轮台、托克苏(今新和)地方税局副局长。民...
120
知识出处: 拜城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4月20日,经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批准,中国共产党拜城县委员会成立,隶属于中共阿克苏地委。县委由5名委员组成。刘国瑞任书记。委员有刘国瑞、李作桢、袁新、刘长卿。1950年8月至1954年10月,先后增补委员有王瑞庭、杨晋峰、刘春来、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