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张家窝乡” 相关
共 8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 第五册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本主要讲述了渤海染料化学工业总厂的历史和发展情况。
2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张家窝乡康庄子的情况。其中包括庄史、庄址、年画、红枣、砖瓦房、大学生等。
3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 类型: 正文
康氏宗谱中的两篇序文指出,康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至现地。虽有人指出明朝洪武年间或明朝燕王朱棣扫北时康氏迁至河北省,但这些说法缺乏文字记载。宗谱中首次记载的是清朝初年的太祖康隆宇。在清咸丰三年,康庄子曾被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克,并驻扎在庄上。同...
4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 类型: 正文
康庄子在1960年以前属于河北省静海县,之后划归天津市郊区。根据老人们的说法,康庄子位于黄河故道的河堤上,选址高坦,免遭洪水侵袭。附近的小甸子村出土了元朝时期的古文物,显示该地区在当时还很荒凉。
5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 类型: 正文
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年画的一种,与潍坊年画、桃花坞年画齐名。产地主要在康庄子等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康庄子的画家康雨田、王少泉、康文广、康文举等人是年画的高手,他们的作品精美细腻,被称为“康体狂草”。
6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 类型: 正文
康庄子是一个种植枣树的地方,拥有3000棵枣树。枣树种植的品种多样,包括快枣、二秋、冥枣、苹枣和无核枣。康庄子的枣树经历了洪水和重栽的过程。在浮夸风和平调风的年代,康庄子的枣树出现了意外的丰收,为该地带来了财富和婚姻的机会。
7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 类型: 正文
康庄子在1949年以前的住房大多是土坯房,只有一所砖坯结构的房屋。直到1978年才建起了第一所砖瓦房,之后逐渐淘汰了土坯房。这些新房改善了住房条件,内部装饰也更加现代化。
8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 类型: 正文
康庄子经历了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农家孩子都成为了大学生,每年都有人考入大学。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条件的改善上,还表现在人们的精神面貌上,他们坚持党的强国富民政策百年不变。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