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图书
唯一号: 020620020230005994
颗粒名称: 一、庄史
分类号: K292.1
页数: 2
页码: 119-120
摘要: 康氏宗谱中的两篇序文指出,康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至现地。虽有人指出明朝洪武年间或明朝燕王朱棣扫北时康氏迁至河北省,但这些说法缺乏文字记载。宗谱中首次记载的是清朝初年的太祖康隆宇。在清咸丰三年,康庄子曾被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克,并驻扎在庄上。同治七年,捻军也曾到过康庄子。据康庆臣老人的哥哥回忆,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时,康庄子也参与了其中,但最终义和团失败了。
关键词: 张家窝乡 康庄子 庄史

内容

康庄子的“康氏宗谱”,卷首有两篇序文,分别写于光绪24年(1898)和光绪29年(1903),都说康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徙来此。有人说明朝洪武13年(1380),明太祖朱元璋把山西农民(包括康氏)迁至河北省来垦荒;也有人说明朝燕王朱棣扫北时,康氏迁此定居。但都缺少文字记载。直至清朝初年,宗谱上才记载第一世太祖康隆宇的生平。在清朝咸丰3年(1853),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克静海县独流镇。当时康庄子属静海县,太平天国的军队曾驻扎在康庄子,还在庄上的清明会会馆坐过殿。清朝同治7年(1868)捻军(编者注:系张宗禹所部西捻军)也到过康庄子。
  康庆臣老人的哥哥回忆说:“1900年,岁次庚子,那年我七、八岁,义和团兴起。山东有个小伙子,姓刘,十九岁,骑着马,很威风。大家叫他‘刘十九’。他到高村、康庄子设坛;女团民是‘红灯照’。义和团有大刀,洋人用枪炮,就在西洼地(现工农联盟农场一带)打仗。义和团开头打了胜仗,康庄子和周围庄子的老百姓都送饭送水去慰劳;后来,义和团打输了。”

知识出处

西青文史第六册

《西青文史第六册》

本文记述了天津市西青史料的情况。其中包括史海钩沉、艰难岁月、红旗招展、乡土百说、工商旧貌、故里采风、人物述林、民俗民风、文物古迹、武林轶事、掌故传说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家窝乡
相关地名
康庄子
相关地名